中央农业实验所在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中的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丽群,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5 邓丽群,女,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生。

原文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产生,它引领着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中央农业实验所的领导下,开展作物学研究,征集优良作物品种,进行作物品种分类,改进栽培耕作方法,选育稻麦棉等良种。它汇聚、培养优秀人才,聘任外国著名专家,是作物学发展的人才基地;积极推广良种和作物栽培技术,开展国内外作物学交流,创办刊物,出版论著。它的创建,提高了作物生产水平,对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作物学的发展。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465(2019)03-0147-08

       一、引言

       清代晚期,随着国外农作物科技成果的大量引进,中国已经开始尝试以科学方法进行作物生产实验和推广工作,各级农业试验机构纷纷成立,推广西方先进技术。农业试验机构与农业学堂互相合作,宣传新型农具,辅导新式耕种技术;引进国外良种,试验改良农作物;开办培训班,派教员下乡演讲;出版农书和报刊等,传播作物学知识[1]。这些机构是中国近代作物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和探索,作物学发展由此起步。

       1898年,育蚕试验场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农业科研机构。试验场引进国外优良蚕种,改进本地蚕种和饲养方法。1902年,直隶农事试验场在保定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农业科研机构,也是近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最早建立的省级农业试验机构。直隶农事试验场试种了国外的玉米、棉花和大麦等作物,在作物栽培方法的改进、作物品种的更新以及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1903年,清政府明令要求各省设立农事试验场,各省的农事试验机构逐渐建立起来。1906年,农工商部在北京成立农事试验场,分农林、蚕桑、动物等科,进行试验,“均就各直省解到物品,以及外洋各国选购种子,分别试验,以相土宜,而兴地利”[2]。1907年在北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国立的农事实验场,科学试验国外购进和各省选送的作物。在此期间,各州府县的农业机构纷纷建立,如省立的山东、直隶、江西、奉天农事试验场等等。自1897-1911年间,各地相继成立的各级农业机构有40余处[3]。

       辛亥革命后,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继续向前发展。北洋政府开始对晚清遗留的农业研究机构进行改造,1906年北京设立的农事试验场改称“中央农事试验场”,进行改组扩建,但到1920年代已经名存实亡。北洋政府还根据地方农业特色建立了水稻试验场、麦作试验场、棉花试验场等专业性试验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农事试验场和农业研究机构的数量增加。据实业部统计,到1934年全国共有552个农事试验场[4]。国民政府于1928年设立农矿部,1930年与工商部合并为实业部,组建了中央农业实验所(以下简称中农所)。在这些农学科研机构中,中央农业实验所由于其国立特殊地位,做出的贡献最突出。它的成立促进了中国近代作物学研究的兴起,从此作物学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中农所成立与中国近代作物学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濒临破产,农村凋零,传统农业陷入危机。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复兴农村。为稳定社会,解决农村生产困境,南京国民政府努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行试验研究,促进农业发展。一时间各省的农事试验场及农业研究机构内部得到充实和调整,数量增加,但各自为政,力量薄弱,不能有机地合作,有的距离远无法及时联系,人才、技术等也不平衡,导致全国的作物改良工作无法统一规划,阻碍了我国作物改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改变这种局面,推进农业科研、改良与推广,解决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和农村贫困的现状,就需要中国农业科研单位通力合作,共同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建立统一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有识之士大力呼吁建立中央农业研究机构,并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1931年4月25日,在邹秉文等人的努力推动下,实业部下令拟办中央农业研究所(后改名中央农业实验所),筹备主任为穆湘玥,副主任为钱天鹤,筹备委员为邹秉文、沈宗瀚等14名国内外专家①。1932年1月,中农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家级农业研究机构的出现,全国性的农业科技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它“直隶于实业部为全国研究改良推广农业最高机关”②,是全国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和主管农业技术改进的领导机关,负责农业的研究、调查、实验改良和推广工作③。中农所成为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是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作物学研究的发展[5]。

       中农所成立后,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研究试验工作,但所取得的成就几乎全集中在作物种子改良及栽培方面,作物学发展成绩显著。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为解决亿万人民“穿衣吃饭”的困难,中农所对大田作物中的水稻、小麦、棉花等这几种主要作物研究较多,这也可以从中农所的组织机构设置中得到体现。因为这几种作物在作物学发展上用力较多,成就也突出,本文也重点选取这几种主要作物进行研究。

       根据中农所各时期的组织章程,中农所所长、副所长各有一名。所长刚开始由实业部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副所长为简任,后来修正章程,两个都是简任,并规定其他人员的任命方式和要求。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农所调整机构设置,加强管理。刚成立的中农所分植物生产科、动物生产科和农业经济科等3科,其中植物生产科设农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和土壤肥料4个系[6]。中农所迁渝后,按照新规程,内部改组分设稻作、棉作、麦作杂粮、园艺、森林等十一个系④。中农所作为全国农林技术的总枢纽机关,在各省分设工作站。1934年,为改良全国棉花生产,设立中央棉产改进所,两所共同主管棉花科研与推广事务。1935年,由于我国米、麦生产不敷分配,政府于中农所内附设全国稻麦改进所,所内组织计分稻、麦两组,合作促进稻麦改进事业的发展。抗战时期,两所被撤销,由中农所主持全国稻麦棉的改进事业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