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9)04-0131-13 叶朗教授的“美在意象”说,无疑是新时期美学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之一,它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许。与此同时,也受到一些质疑。“美在意象”说是在充分审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路向,并充分吸取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资源和借鉴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不管是赞许还是质疑,普遍的认识是,“美在意象”说的探讨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是有推动作用的。不过,目前关于“美在意象”的理论论争,反映出人们在美学观念与基本问题理解上存在的分歧与差异。对“美在意象”说的一些误解,也需要进一步予以厘清与辨明。正是基于此考虑,本文将对“美在意象”说的理论价值予以论证,并回应学术界一些对“美在意象”说的质疑与批评。 一、“美在意象”说充分吸纳了中西美学研究的成果 “美在意象”是叶朗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但是“美在意象”观点并非叶朗首次提出,它最早是朱光潜提出来的。关于这一点,叶朗在许多文章中都予以了说明。他还认为,“美在意象”的观点也是北大的学者在美学理论的核心区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识。①这说明,“美在意象”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并非只反映叶朗个人的美学观点与理论建树,它也反映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趋势,是充分吸纳中西美学研究成果的结果。 叶朗明确提出“美在意象”命题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此时期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已被大量引入中国,以实践为本体的美学观点受到普遍质疑。叶朗非常关注美学研究的前沿性理论,再加上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成果非常重视,所以“美在意象”命题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新的哲学本体关注和美学思考方向。叶朗认为,西方哲学美学史进入现代之前,对美的本质的看法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一类是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这两类看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为前提的。这种思维模式把‘我’与世界分割开来,把主体和客体分成两个互相外在的东西,然后以客观的态度对对象作外在的描述性观测和研究”②。因此,叶朗特别重视西方20世纪以来以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哲学美学的思维转向。他说:“大多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反对‘主客二分’的哲学原则和思维方式,而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原则和思维方式。海德格尔就是这一转变的划时代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先,早已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一起,早已沉浸在他们活动的世界万物之中。人(‘此在’)是‘澄明’,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世界万物在此被照亮。”③与此相联系,西方现代美学也突破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美学思维模式而走向“天人合一”式的体验美学。这一思想,在叶朗看来,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是一致的,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审美活动)的解释,其主导的思想也是“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④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叶朗要求重新评价和反思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形成的四派观点,无论哪一派,都是主张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分析美,都是将美的问题看成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忽视美对人的生命存在和情感体验的价值。他还特别批评了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认为它将美的本质与美的根源问题混淆起来,脱离活生生的现实的审美活动去寻求所谓美的本质。叶朗并不否认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对于美的产生与创造的意义,但他认为,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它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⑤,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不同于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 叶朗的“美在意象”的命题,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展开的。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美学。叶朗认为,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有一个重要观点: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如柳宗元所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同时存在着另一重要观点,即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如马祖道一所说“心不自心,因色故有”。由于中国传统美学否定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又否定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所以它将意象看成是美的本体、艺术的本体,将情与景的统一看成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中国传统美学还认为,“意象世界是‘现量’,‘现量’是‘显现真实’,‘如所存而显之’——在意象世界中,世界如它本来存在的那个样子呈现出来”⑤,亦说明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二是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叶朗认为,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意象,将美看成是意象的创造。朱光潜早年提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他仍坚持这个观点。他区分了“物甲”和“物乙”的概念:梅花是“物甲”,“物甲”不是美,是美的条件;而梅花反映到人的意识里,和人的情趣相结合成了物的形象,这叫“物乙”,“物乙”才是美。这“物乙”就是美的意象。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亦是从意象本体来规定美的存在。⑦在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均包含着审美对象(美)是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产物的思想,它亦成为“美在意象”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三是西方现代美学特别是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早在1988年出版的《现代美学体系》中,叶朗就根据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对美(审美对象)作出阐释,认为现象学强调的审美对象不是实体性的对象,而是在意向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对象,这一点正与中国传统美学对意象的阐释与规定相似,因为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乃是审美意象,其对于情、景关系的分析已经接触到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审美意象正是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中产生的,而且只能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⑧不仅如此,《现代美学体系》还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发现与现象学强调事情的本然状态相通从而形成美(意象)的思想。比如,王夫之的“现量说”中的“显现真实”的原则:“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就跟现象学美学所云“存在的显现”“本真的显现”很相似。⑨因为它们都包含这样一个思想,即事物就其本性来说都可以说是美的,如果有某种意识照耀,让它呈现出本来的面目,事物就会呈现其美,就会成为美的对象。其后出版的《胸中之竹》《美学原理》等著作,更是重视现象学美学与中国美学“意象”理论的思想融合。几年前,叶朗又发表了《“意象世界”与现象学》一文。文章也可以说是他对现象学美学与“意象”理论关系探讨的一个总结。在这篇文章中,叶朗将中国美学关于“意象”(美)的论述归结为三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美在意象”。中国美学认为,“美”就是向人们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观点与现象学观点,比如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相通的。审美意象首先是一个感性世界,但是这个感性世界,不同于外界物理存在的感性世界,因为它是带有情感性质的感性世界,是有意蕴的世界。第二个命题是“审美意象只能存于审美活动中”。中国美学将意象世界看成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总非人间所有”的世界,即是肯定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是被构成的,它不能离开审美活动,这一观点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是相通的。它说明审美活动乃是“我”与世界的沟通,审美对象(意象世界)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意向性行为,离不开意向性构成的生成机制。第三个命题是“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国美学将意象世界看成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就是自然,是存在的本来面貌,它是有生命的,是与人类的生存命运紧密相连的,是充满情趣的。中国美学的这个思想与胡塞尔晚年提出的“生活世界”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可以理解为“意象世界(美)照亮这个最本原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通过上述论述,叶朗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三个命题,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在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了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称为美。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他还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美学的这个特点,从一个方面,为我们照亮了现象学的价值和意义。反过来是否也可以说,现象学的理论,也从一个方面,为我们照亮了中国美学在理论上的特殊品格。”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