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抄本《西番译语》藏汉对音译例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施向东,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72)。

原文出处:
民族语文

内容提要:

故宫清抄本《西番译语》是清代《华夷译语》中重要的一种,它是在明代《西番译语》的基础上改订、扩展所成。但是在版式、收词、译音等方面与学界熟悉的乙种本《西番译语》与丁种本《川番译语》都有较大的不同。本文拟对此种版本的《西番译语》藏汉对音的条例、用字、译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藏汉两者的语音特点进行简单的剖析。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故宫藏清抄本《西番译语》(2018)与之前已经发现的《西番译语》多种类型的本子均不相同。明代“四夷馆”编译的“乙种本”①,清代“会同四译馆”编译的“丁种本”(即九种《川番译语》)②,均为740词条。而故宫博物院所藏另外一种清代编译的《西番译语》的抄本,与其他各种《西番译语》一样也分20门,但是名称和次序略有小异。收词却有2103条,几近乙种本和丁种本的3倍。冯蒸《〈华夷译语)调查记》(1981)曾经提到过它,但未作详细的介绍。在下文中,我们把此种本子称作“清抄本《西番译语》”(或简称“清抄本”),以与其他十种本子相区别。

      这个本子最有特色之处是它的藏语词条的汉译音亦即藏汉对音。其译音条例、对音用字以及译音反映的藏汉语音均有不同。作为记录藏汉历史语音的一部重要文献,清抄本《西番译语》最重要的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本文拟就清抄本《西番译语》的藏汉对音译例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清抄本《西番译语》藏汉对音译例

      由于汉藏两种语言音系的差别、音节结构的不同,记录语音的文字结构、功能的差别,用汉字音译藏语的读音存在种种困难,需要各种规则和技巧来实现译音的准确性。汉外语言的翻译自汉译佛经以来,种种不成文的译音条例就流传在译人中间。我们比较了明代乙种本《西番译语》和清抄本《西番译语》之后,发现后者在译音技巧上日益成熟,译音条例亦有明显进步。

      经过穷尽的观察归纳,我们列出全书的译音条例如下:

      1.解析藏文音节,用大小字区分音节核心与首尾

      藏文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前加字、上加字、基字、下加字、元音符号、后加字、再后加字七个成分(少数音节可同时存在两个下加字)。基字带元音(不加元音符号时默认带a元音),各种加字均不带元音(后加字除外),下加字的发音在基字辅音与元音之间。

      

      约略地说,它比汉语音节(字)的结构多出了前加字、上加字和再后加字三个部分,它的下加字和后加字比汉语音节的介音和韵尾复杂得多。所以藏汉对音很难做到一个汉字与一个藏文音节相对。可见解析藏文音节是准确译音的好办法。

      

      2.译音用字趋向于“字母化”

      

      3.藏文前加字、上加字、再后加字不译音

      

      4.藏文基字清浊同译

      藏文30字母中,,本来是一清一浊相对的音,但是清抄本中它们有相同的译音字,见表1:

      

      

      

      5.带下加字的藏文音节的对音

      藏文有四个下加字,它们的地位相当于介音。其中前三字对基字辅音的读音影响巨大,而-w-基本上已经失去作用。

      5.1 下加字使基字辅音腭化,ky-组、py-组译音混同于c-组。见表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