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水方言内部的语音差异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变亲(1969-),女,山西襄汾县人,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山西 临汾 041004)。

原文出处:
语言科学

内容提要:

沁水方言是指沁水县境内的方言。由于山川河流、历史行政区划、方言接触及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沁水方言内部形成了三个方言片区:龙港区、端氏区和张村区。三个片区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同中有异。声母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古知庄章组的分合、尖团音的有无和中古疑影日母字的读音三个方面,韵母差异主要是阳声韵和入声韵的分合不同,声调差异集中在入声的归派上。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字号:

      1 引言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东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与翼城县交界,南与阳城县、垣曲县接壤,北与浮山县、安泽县、长子县毗连。沁水县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全县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因位于沁河中游而得名沁水。沁水县下辖七镇七乡:柿庄镇、郑庄镇、龙港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中村镇,十里乡、苏庄乡、樊村河乡、固县乡、胡底乡、土沃乡、张村乡,共239个行政村。

      沁水方言是指沁水县境内的方言。现有的研究成果均以声调为条件把沁水方言分为东西两个方言区,西部无入声属中原官话汾河片,东部有入声属于晋语。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结合现有成果分析沁水方言内部的各种语音差异并为进一步划分方言提供材料依据。

      我们2015年、2016年两次对沁水县方言进行调查。以各镇政府所在地为调查点,调查了十四个村落:柿庄村、郑庄村、龙港村、端氏村、嘉峰村、郑村、中村,十里村、苏庄村、樊村河村、固县村、胡底村、土沃村、张村,同时兼顾各镇所辖村落的语感差异。通过调查发现郑村、嘉峰村、端氏村、胡底村、固县村、柿庄村、十里村、苏庄村、郑庄村九个点及所辖村落语音大致相同,这些村镇位于县境的东部。端氏镇位于东部的中心且人们讨论沁水县东部方言时一般以端氏镇为代表,这一片区姑且叫端氏区;龙港村、樊村河村、中村、土沃村四个点及所辖村落语音大致相同,这些村镇位于县境的西部,其中龙港村为镇、县政府所在地,所以这一片区叫龙港区。另外还有一个张村,位于县境的西部,这个点及所辖八个行政村,与同属县境西部的龙港村、樊村河村、中村、土沃村语音不同,也不同于县境东部的端氏区,独立为张村区。这与以前人们对沁水方言内部只有东西差异的认识不同。

      2 声母的差异

      沁水方言内部三个区在声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古知庄章组的分合、尖团音的有无及疑影日三母读音的变化方面。

      2.1 中古知庄章三组字的读音

      中古的知庄章三组发展到今天的沁水方言有三种情况:一是全部读ts类,分布于端氏区的十里村、郑庄村、端氏村、苏庄村、胡底村(这几个点合称“端氏A”);二是全部读类,分布于张村区及端氏区的郑村、嘉丰村、固县村、柿庄村(这几个点合称“端氏B”);三是ts类和类分读,分布于龙港区。

      

      

      沁水方言内部知庄章三组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与方言接触、权威方言及普通话的影响密切相关。龙港区是沁水的政治、文化中心,普通话普及程度很高,此地方言已经变得越来越接近普通话。端氏区主要是受长治和晋城权威方言影响。在晋城建市(1983年)前,晋东南一带的权威方言为长治方言。直到今天,长治方言依然是晋东南一定区域的权威方言。目前长治方言的知庄章三组读为ts类。据高本汉(2014:281)可知,二十世纪初凤台(晋城)一带知庄章三组一律为ts类,与今天的长治方言一致。建市以后,晋城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不同地方的人汇聚到这里,为了交流方便,人们开始选择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知庄章三组就是在这种交际状态下逐渐过渡到ts类的。今天的晋城话知庄章三组读类。就底层来说,沁水方言知庄章三组应该是ts类,端氏A依然发这个音类。端氏B及张村乡与晋城市、高平市、阳城县地域相连,同时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而晋城市、高平市、阳城县知庄章三组均合并为类,受此影响端氏B及张村乡也读类。

      2.2 中古精见(疑母除外)晓三组字的读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