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拥抱“大对体”的欲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有学术的思想)

内容提要:

07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如今,大众媒体生产出来的知识,不仅可以指导学生的人生思想,成为其为人处世的精神依据,而且还指导年轻人的学术思考,构造其看待问题的理论支撑。在和一位本科学生交流时,不到二十分钟的对话中,我的学生反复引用梁文道、高晓松的“思想”,而我讲授的课程内容和观点,对他似乎完全没有影响。网络时代,“知识”的获取方式正在逐渐由“网红学者”或者“媒体明星”来主导。

       在汉语语境中,“知识”往往被当成是静态的东西,被看作是文明的成果或者已有的科学规律的记载。于是,“学知识”自然成为人的主动性行为,掌控此静态成果的过程。有了“知识”,也就具备了走入社会构建人生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的社会,凭借感性建立起来的经验,逐渐不能适应抽象组织起来的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掌握更多的知识,自然变成一种带有焦虑性的必要行为。各种考试、测评和审查,几乎都是建立在知识掌握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的基础上。于是,一种以“知识习得”为核心的教育型社会就形成了。

       网络知识付费的现象,正是建立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之上:知识,乃是对于我们的处事和工作“有用”的东西,所以值得花钱购买。“知识成为商品”,这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而“网络知识付费”看起来也就成了题中之义,无甚特异之处。但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自然浮出水面:把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交给大众媒介去完成,这会令知识和教育发生什么变化呢?

       浅在的“知识拜物教”

       黑格尔曾经在《精神现象学》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①所以,“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并不是因为它已经完成了自身,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凝固的表述,而是因为它在通往自身的途中显示出其面目。一个工匠当然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印证自己的创造力。但是,这种创造力只能体现,或者说“活在”其作品完成的过程之中。所以,相对于“知识”来说,“真理”更具有各种“不可能性”:它蕴含着矛盾,而不是解决了矛盾;它质疑自己,而不是信赖自己;它不断地否定“常识”,鼓励带有强烈否定性色彩的思想探险和匪夷所思。佛教哲学也提出“知见障”,让我们反思知识对于豁然领悟能力的特殊阻碍。

       简言之,按照这个理解,知识不等于真理。知识的特点是凝固静态的整体,而真理则是在完成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马克思指出,问题不在于阐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但是,知识的特性是被告知而不是反思,知识具有一种保守性的特点,它总是阻碍改变。

       于是,一旦知识被购买,知识的保守性就被极大地掩盖了,知识的伟岸和令人憧憬的面目则被置放在我们面前。如果说商品拜物教正在创生这样一种消费:商品必须假装自己不是物品而是高大上的“文化”或“意义”才能卖出去。曾几何时,“交换价值”替代“使用价值”成为商品消费流通的主角。在今天,“欲望价值”正在替代“交换价值”,成为商品消费的主导型力量,对商品的需要(need)正在被对商品的想要(want)取代。那么,“网络知识付费”也在创生这样一种“知识拜物教”的情形:知识正在假装自己就是整个世界本身。一切不掌握知识的人,正在遭到鄙夷;《流浪地球》中计算公式和了解火星秘密的人正在拯救人类;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证明了没有子女教育的基本知识会造就怎样的荒唐;“罗辑思维”告知大家活下去的方式不是勇敢冒险,而是遵守知识的秩序;“抖音”“知乎”“爱问知识人”等无时无刻不在陈述正确人生的知识途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妨说,一种“崇高的知识形态”在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经诞生。打开喜马拉雅、蜻蜓FM或者小米电视,我们看到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屏幕形象,都是一种“改天换地”的精神头。各类付费节目的推出使得知识占有者日益走向明星化:明星脸、学者范、学术光环或头衔等不再是知识的附属品,而成为知识能卖个好价钱的保障。人们对知识表现出来的“崇拜”,首先体现为对知识表达出来的“挑剔”:既然是购买,一定要物有所值,买来的知识要有值得买的“价值”。这相应地创生了这样一种情形:只有买来的知识,才是“硬核”知识。同理,买来的知识必然是值得学习和崇敬的,决不允许随便质疑。

       在这里,“知识”成为商品的同时,也就成为“符号之神”。人们对于经验的怀疑与对于不确定知识的排斥就成为必然。买来的知识,必须稳定且有效,这就有了知识的保值。我在“粉笔网”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我的目的不是想“传播知识”,而是想激活一种思考的方式。所以,在讲课中,我希望自己的课程带来的不是当代社会的状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而是马克思主义看待世界的方式和途径。这种方式和途径是辩证性的,即意义不断转化、矛盾始终存在,且充满理想主义的冲动。粉笔网的朋友支持我这种做法,十一节课程就这样开始了。但是,很少人愿意在这种看起来类似思想体操的课中与我一起“冒险”。大家需要的是定义明确、指向清晰、意涵简约的“知识”,而不是学习知识的训练和习得能力的培养。一万多名网友在线试听之后大部分决定放弃。在试听的课中,有人留言觉得这种课程没有“硬货”,里面都是对问题的分析和阐释,没有提供稳定的对于某一类现象的“看法”或者提供马恩思想的特定定义。简单地说,如果一个课程分析来分析去,没有提出三言两语的“说法”,这样的课程就不是可以购买的“干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