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管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然而,分析它提出和发动的内在原因,却是不无意义的。本文主要是从党对国际环境的认识方面来分析“大跃进”运动提出和发动的原因。 一、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与抢时间搞建设 说到“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失误时,人们更多地说,是由于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导致的。但是,为何要“急”,因何而“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和党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主要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联系在一起来分析。 国际环境,就大的方面而言,要么是战争环境,要么是和平环境。国家决策者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与判断,直接影响着大政方针、内外政策的确定,当然,也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50年代,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党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既坚持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即一方面坚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观点,强调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世界局势趋于缓和,战争可以制止,和平有了实现的可能。但更侧重于认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战争有可能不久发生。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的发言就认为:“世界范围内的谁胜谁负的问题没有解决。还有严重的斗争,还有战争的危险。要准备出疯子。……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我们也摔,这就打得一塌糊涂,这就要损失人。问题要放在最坏的基点上来考虑。”〔1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战争的土壤也就存在一天,总会有一部分战争狂人要冒险”〔2〕,所以,“帝国主义还存在, 我们要准备应付突然事变”〔3〕。 根据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一观点,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曾认为,和平建设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暂时的,战争终究会发生。1956年1月, 毛泽东说:“和平问题是大家很关心的,是不是有可能让我们有12年的时间,来基本完成工业化呢?”〔4〕同年6月,毛泽东估计到“可能有10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间”〔5〕。 为什么毛泽东认为和平建设时间只有10年或者12年呢?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共经过21年,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10年。”〔6〕再过10年或者12年正好是二十一二年,和前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间正好相等,该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了。因此,和平建设的时间只是暂时的,再过10年或者12年世界大战有可能爆发。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就曾经说:“要争取时间最好10年不打仗,1918—1939,有21年不打仗,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按21年算,还有8年。”〔7〕可见,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党对和平建设的时间、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以前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间来推算的。 既然认为战争在不久的将来终归要发生,和平建设时间只是暂时的,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加快建设步伐,抢时间、争速度,力争在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未爆发前就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完成工业化,积聚雄厚的实力,以应付未来的战争。 还要指出的是,对10年、12年的和平建设时间,党的领导人也曾认为并未完全有把握。1955年,毛泽东曾说:“帝国主义势力还是在包围着我们,我们必须应付突然事变。今后帝国主义如果发动战争,很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样,进行突然袭击。因此,我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要有所准备,当着突然事变发生的时候,才不至于措手不及。”〔8〕1956年9月,周恩来在八届二中全会上也说:“如果今后12年内发生了战争,那怎么样呢?那不是我们犯了错误吗?……如果算错误,我们大家一道犯,到那时候将功折罪,戴罪图功。”〔9〕因此, 党对国际形势还有另外一种估计:即帝国主义有可能随时冒险,发动突然袭击,有可能在我们估计的10年、12年内发动战争,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尽快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随时准备应付突然事变,随时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二、“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与改变落后面貌、增强国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期间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10〕的确,1957年下半年前后,在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中,社会主义阵营取得了一些优势。在莫斯科会议之前的10月4 日和11月3日,苏联曾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最初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震动了全世界。随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齐集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共商国际共运的大计,这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和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和强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反战和平运动以及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支持等等,也赢得了世人的称赞。这说明,就政治力量而言,社会主义阵营超过了帝国主义阵营,但在经济发展方面,物质力量方面,社会主义阵营并未占有明显的优势。 50年代是资本主义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由科学技术进步促成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在这些国家迅速兴起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原有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这些部门生产的迅速发展,又形成了像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许多新兴工业部门,整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