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准备的作用及局限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素莲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 曲阜273165

原文出处:
北方论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过去学界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避而不谈,本文则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准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增强了中国军队抵御日军的进攻能力,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增强了中国抗战的经济实力,奠定了中国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对于克服某些人头脑中失败主义情绪,增强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准备中的种种局限性,致使其准备既不充分,也不完善,给以后的抗战带来了不利因素。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抗战准备 作用 局限性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过去的论著很少涉及。近几年来,有些论著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这一问题,但大多是就事叙事,避而不谈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笔者拟对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准备的作用及局限性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并力求客观、公允。

      一、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准备的作用

      为抵抗日军的大规模入侵,从1935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陆续进行了一些抗日战争的准备工作。尽管这些准备还很不完善,很不充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为其出发点,但它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抗战初期却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增强了中国军队抵御日军进攻的能力,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步步进逼。面对日军无止境的进攻和亡国灭种的危机,蒋介石于1933年在南昌举行的“军事整理会议”上指出:“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1〕在准备对日抵抗思想的指导下, 南京国民政府逐步加快了抗战准备的步伐。1934年底,蒋介石着手制定整军计划,以利于协调各集团军之间的关系,增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之后,他又多次手谕军委会负责人检查各地国防工事构筑情况,加紧构筑防御工事。至抗战爆发前夕,南京国民政府已辖整编步兵182个师,46个独立旅,9个骑兵师及3 个骑兵独立旅,4个炮兵旅及22个炮兵团〔2〕。拥有9个空军大队,各种飞机600架〔3〕,3个海军舰队,大小舰艇百余艘,总吨位约6万吨〔4〕。南京、镇江、江阴、宁波、厦门等9个要塞也基本整建完毕,共拥有炮台41座,各种要塞炮273门〔5〕,构筑防御工事约计3342座〔6〕。加强了国防防御能力。

      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准备,在抗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例如:在淞沪会战中,由于整编之后的军队战斗力增强,武器装备也较为先进,再加上从1935年冬季开始,在上海周围自龙华、虹桥、真茹、闸北、江湾等处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中国军队才能沿各阵地节节抵抗,遏制日军达3个月之久,毙伤日军近5万人,使日本侵略者遭到自“日俄战争以后从未有过的巨大损失”〔7〕。 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为沿海沿江的工业内迁、保存经济实力赢得了时间。在南京保卫战中,江阴要塞守备部队依靠较为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海军协同作战,击沉日军舰2艘,击伤10余艘, 直至南京失守前日本海军仍困于江阴江面,不敢贸然进犯,有力地打击了日军进攻的嚣张气焰。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固然是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善战、顽强抵抗的结果。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由于整编之后的军队都统一在国民党中央的名义之下,便于各集团军之间相互增援、协调作战。武汉保卫战历时四个半月,日军损失各种舰艇百余艘,人员遭到重大伤亡。这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长江中游各要塞和武汉外围工事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海军的英勇善战。1937年8月, 中国空军首次迎战轰炸杭州笕桥航空学校的日本空军,结果击落日机6架,创造了0∶6光辉 战绩〔8〕,这与战前进行的空军建设不无关系。

      总之,在15个多月的初期抗战中,日本帝国主义虽然占领了平津,攻占了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中国的重要城市,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是中国的抵抗力量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使他们自己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军需补给也发生了严重困难。据统计,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军共伤亡447749人,损失飞机785架, 飞行员1064人,舰船百余艘,消耗军费130多亿日元〔9〕。不仅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还迫使其由战略速决开始向战略持久转变。到1940年底,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宣称:“不论形势如何,在战略上……坚决转入长期作战方针。”〔10〕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在短期内能使一个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消耗如此重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并迫使其改变战略进攻计划,陷入长期作战的泥坑,除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外,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的战前准备。

      (二)增强了中国抗战的经济实力,奠定了中国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

      人固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物质则是战争胜负的基础。为增强抵抗日本的经济实力,从1935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加快了国民经济建设步伐。是年资源委员会拟定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拨款筹建了20余家大中型企业,有些企业取得较好成效,解决了一定数量的急用军需品,缓解了战时军用品的严重不足和缺乏,使部队的装备也有所改善。据南京国民政府称,抗战爆发前夕,每师(约1 万余人)已拥有步枪6127支,轻重机枪329挺,火炮84门〔11〕。 虽然这样的装备仅限于蒋介石嫡系部队的50个师,而其余部队的装备离这一标准还相差甚远,但也不难看出,部队的装备较前相比确实有所改善。军事装备的改善,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抗战爆发后的对日作战。

      交通是战争的生命线,“无论前方辎重的输送,后方物资的调集,乃至防空防岸的实施和战略战术的运用,都与交通运输、运输工具,有最密切的关系”〔12〕。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取得的成效也较显著。至1937年7月,已建成铁路13000公里〔13〕,其中从1936年到1937年7月,筑路2030公里,平均每年达1353公里〔14〕。 公路总长度已由1927年的1000公里增加到109500公里〔15 〕, 计有干线21条,支线15条〔16〕。初步形成了全国公路网络。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战时运输提供了必要的便利条件,对于抗战初期能在较短时间内集结众多兵力和军用物资起了重要作用。1936年5月, 株洲至乐昌段铁路接轨通车后,使粤汉、平汉两铁路连成一线,该铁路在武汉、广州失陷之前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从国外购买的全部兵器、弹药、器材等军用物资主要取道香港通过粤汉铁路运往前线,共计运兵达200余万人次 ,物资54万吨〔17〕。浙赣铁路玉山至南昌、南昌至萍乡的接轨通车,对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军事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大的国防价值。1935年竣工的西兰公路和1936年通车的川陕公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成为中国通向国外的唯一通道,苏联援华的大批物资也必经此路运至前方。1938年底接运援华物资4批,1939年又接送了十几批, 保证了前线作战的急需,对支援全民族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