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文化战线的巨大成就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信红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原文出处:
北京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但领导武装斗争,也领导了文化战线的斗争;不仅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也打破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这段时期党领导文化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十年代文艺”、“左翼十年”遭到了全盘否定。〔1〕后来, 有些海内外学者提出,由于中共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革命压倒了文化启蒙,使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也有人认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忙于武装斗争,没有也无暇顾及文化工作〔2〕。 但笔者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文化战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高举革命红旗,坚持文化战线的革命斗争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在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同时,立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党的宣传阵地。1927年8月21日, 《中央通告第四号——关于宣传鼓动工作》一文指出:“政治宣传和鼓动,乃是党调动群众领导群众兼以训练党员之必需的条件。”〔3〕同年10月, 中央发布通告第11号《关于出版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的决议》,组建了由瞿秋白任编委会主任的5人编辑委员会,直属中央党委领导。 除《布尔塞维克》外,还先后创办《中央通讯》、《红旗》、《党的生活》、《实话》、《党的建设》等刊物。在文化战线上举起革命的红旗,宣传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回答革命急需回答的种种问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人民和叛变革命的种种罪恶,批判改良主义和取消主义对敌妥协投降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错误认识,给广大党员和群众指出了革命的方向,在思想上将全党团结起来。

      在武汉转移和武装起义失败之际,为了保护文化干部并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共中央的一些领导同志安排他们撤离并转赴上海,在实际上起到了聚集文化战士的作用〔4〕。1927年底至1928年初, 聚集于上海的一些文化界党员在瞿秋白的同意和支持下成立了太阳社〔5〕, 后来,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建立了创造社的党小组〔6〕。 李立三和周恩来还分别会见了从日本回国的文学青年冯乃超、李初梨等人,“鼓动他们为革命事业而奋斗”。〔7〕

      党的六届一中、二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宣传工作决议案》,是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为“六大”所确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它不但提出了文化工作的各项任务,如加紧翻译出版马列著作,开展理论斗争,组织社会科学和文学戏剧团体,利用扫盲识字接近影响群众等等,还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此以后的中央文件中,也曾多次提出过对文化工作的安排和意见。不过,当时在中央文件的决议名称上一般称之为“宣传工作决议”。其实,只要读一读这些文件就可以发现,这些“宣传工作决议”是包罗了非常宽广的文化内容的文件,这一点,恰恰被许多文化史、文学史家所忽视。甚至有人以当事人的身份写文章说:“中国共产党中央,从成立到1928年底我卸去宣传部秘书为止,根本没有列为专项的文化工作”,也从“未见有文化运动决议案”〔8〕。 但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撇开单项的宣传工作决议不说,仅包括众多文化工作内容的文件就有:1923年11月,中共三届一次中央执委会《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法》;1925年1月, 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1925年10月,四届二次中央执委会通过的《宣传问题议决案》;1926年7月, 四届三次中央执委会通过的《关于宣传部工作议决案》和1928年7月,六届一中全会通过的《宣传工作议决案》。

      根据六届一中全会通过的《宣传工作决议案》精神,党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192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将1928年7 月成立的江苏省文化工作党团改为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领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展开文化战线的革命斗争。

      二、坚持党对文化战线的领导,打破反动的文化“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毫无疑问地是在武装斗争方面,但党并不是、也没有就此放弃对文化战线的领导。国民党的军事“围剿”,源于工农红军的存在和工农武装革命;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如果没有文化革命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新军,那么这种“围剿”简直就不可思议!

      在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革命文学”的论争。这是一场革命者内部的争论,但是因为其妨碍了共同的对敌斗争,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李立三等作出了停止论争,建立左翼文化团体的决策。1930年3月以后,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推鲁迅为旗手, 以上海为中心,陆续组织了“左联”、“社联”等一批左翼文化团体,并发展到全国和海外,在现代文学史、文化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1年夏,瞿秋白受中央委托领导上海的文化工作,大大增强了领导力量。他在领导文化工作的过程中,从理论上阐述了在文化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和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原则,并且在实践中进行了十分有效的领导。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文化观为依据,通过对中国社会性质、文化革命的对象、文化服务的对象、新文化运动历史的分析,提出了文艺战线上的斗争是总的政治斗争的一部分〔9 〕;提出了争夺文化战线领导权是最严重的问题〔10〕;提出了要在文化战线上动员广大民众参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苏维埃革命的任务〔11〕;得出了文化战线的领导权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身上的结论〔12〕。瞿秋白的这些思想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和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反文化“围剿”的斗争中,党领导左翼文化界不停顿地向文化领域冲击并争夺领导权,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领导文化战线的工作中,党虽然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在斗争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并最终打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应该肯定:“我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民党统治区中,一贯坚持地领导了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领导了工人及其他群众的经济斗争和革命的文化运动,反对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出卖民族利益和压迫人民的政策。”〔13〕

      三、发展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