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起点研究述评

作 者:
宋力 

作者简介:
宋力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原文出处:
北京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关于抗日战争起点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史学界的一个热点所在,争论甚为激烈。笔者不吝浅陋,拟就此问题进行述评,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观点简述

      (一)“九一八”说 中国抗战应以“九一八”为起点,这是近年来出现的并已为较多人所接受的观点。理由有:①“九一八”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②“九一八”后,东北抗战、上海抗战、华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③九一八事变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④从战争性质上看,“九一八”后的抗战,属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⑤从参战者和支持者看,“九一八”后的抗战,包括中央军、地方军、游击队和民众武装,带有全国的性质。[3]

      (二)“一二·九”说 贾俊民等同志认为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4]。理由是:①“九一八”后,中日民族矛盾虽开始上升,但到1935年华北事变前一直未能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同蒋介石反动派的矛盾仍是中国国内主要矛盾。②华北事变爆发标志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也就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主题。③一二·九运动是集中反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别突出、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

      (三)“西安事变”说 黄爱军提出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5]。理由是: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六项条件,国民党政府的对外政策开始由“安内”向“联共抗日”转化。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深入人心。

      (四)“七七”说 董令仪等同志认为全面抗战应以七七事变为起点,这也是历年流行的传统说法。理由有:①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②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发生事实上的本质改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已成为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内容[6]。③七七事变大大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端[7]。

      (五)“八一三”说 周溯源提出1937年8月13日发生的八一三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8]。理由是:①判断被侵略民族开始全面抗战的重要标志是执政党政府是否实行抗战。②日寇全面侵华野心的暴露有一个发展过程。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内阁才决定“放弃不扩大方针”,实施全面侵华;同样,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全面侵华野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七七事变前,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抗战局面不能形成;七七事变后至八一三事变前,国民党政府虽实行了口头抗战,但幻想妥协,抗战局面仍无法形成;八一三事变后,日寇侵华野心彻底暴露,使国民党政府从和平的幻梦中惊醒过来,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这标志国民党政府已真正下决心武力抗日,抗战局面也最终得以形成。

      (六)“八一四”说 刘庆旻认为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应以1937年8月14日蒋介石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的发表为标志[9]。理由有:①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事变中国并未出现全面抗战局面,并未实现主体抵抗。②所谓全面抗战应指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而《声明书》的发表,第一次明确了国民政府抗战的态度与决心。③《声明书》发表一星期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党中央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后完成。④《声明书》表示了极大的抗日决心,国民党内部长期以来存在的对日抵抗与妥协的分歧基本得到解决,抗日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

      (七)“并存”说 王桧林认为“七七”和“九一八”两种起点说可以并存[10]。理由有:①抗战史有二层考察研究的范围:一是作为中国人民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即战争史、专史或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史;二是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中国通史上的一个阶段的抗日战争史,即抗日战争时期。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狭义与广义的关系,有区别但不矛盾、不排斥。②从专史的角度着眼,抗日战争可以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一直进行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也一直持续不断。③从通史角度着眼,抗战应以七七事变为起点。因为七七事变以前的对日抗战还不是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国内阶级矛盾仍是主要矛盾;并且这一阶段日本对华还没有采取一举灭亡中国的举措;此外国共两党政策重点都是对内;只有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进入抗战状态,抗战才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

      (八)“区别对待”说 吕梁等同志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不能笼统地予以断定,而应区别对待。他们认为从“第二次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角度来看,抗战起点为九一八事变,但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角度来分析,抗战的起点应为七七事变[11]。理由是:①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之间中国部分抗日战事,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但只属于局部抗战,是全面性抗战的准备和前奏。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非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而是大体在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于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完成。③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各民族奋起抗战,国民党政府也下定了抗战决心,并具体组织领导抗战。

      (九)“对日宣战”说 徐公喜认为中国抗战开端的标志应是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2]。理由有:①划分历史时期应以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引起的特定历史时期的内涵与特征为标准和界标,两者缺一不可。②七七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③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表明中日间完全断绝了外交及其他关系,中日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中国社会也就具备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内涵与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