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红卫兵运动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代表性事物之一。认真考察红卫兵运动就会发现,它既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又充满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青年思想和政治活动异常活跃的时期。整整一代学生青年在真诚地投入红卫兵运动的同时,也带进了他们之间在政治、社会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形形色色的差异和分歧,从而使运动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 本文着重指出,在红卫兵运动的派别分歧中,具有政治和社会意义的主要流派有四个:老红卫兵、保守派、造反派[①]和极左派,并且尝试指出它们各自的政治特点及社会背景。 老红卫兵;率先打破常规的干部子女“阶级队伍” “文化大革命”中,那些在1966年8月18日以前,即毛泽东接见之前成立的红卫兵称自己为“老红卫兵”,意在标榜自己是队伍纯洁的、受到毛泽东亲自支持的、红卫兵运动的创始者,并以此与后来成立的红卫兵,特别是家庭出身混杂的造反派红卫兵相区别。今天从学术上来看,这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划分。 1966年5月底6月初,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中的一些学生自发成立了名为“红卫兵”、“红旗战斗小组”的组织。不久,北京海淀区的其它一些中学也先后成立了类似的学生组织,这是第一批红卫兵。红卫兵的成立是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进行“文化大革命”。这些学生批判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也不信任学校的共青团组织,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的“阶级队伍”——红卫兵。 红卫兵最初赢得了左派学生的声誉,却很快因其自主性受到工作组的批判。红卫兵是自发成立的、自主性很强的学生组织。他们宣称:“我们的领导是党中央和毛主席!”[②]但是他们不仅抨击学校领导,而且不愿听从工作组的指挥。他们自行决定自己组织的纲领、成员、行动等,换句话说,他们对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忠诚和服从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政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服从科层制的地方和基层的共产党的组织机构。红卫兵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这种自主程度违背了共产党对一切群众组织的基本要求。因而,1966年6至7月,按照常规方式领导“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中共中央和基层组织的一些领导人,虽然支持红卫兵对原学校领导的批判,肯定他们是左派学生,却不能容忍红卫兵组织长期存在[③]。 红卫兵最先在群众运动中鼓吹“造反精神”,造反意味着反叛政治权威,在共产党领导下,造谁的反?怎样造反?这是按照常规思路思考问题的工作组和一般学生提出的诘问。此外,红卫兵还提出很多工作组不能接受的非常激进的主张。 对此,当时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指示工作组采取用共青团“消化红卫兵,溶化红卫兵”的政策,即逐步恢复共青团组织,承认红卫兵的左派学生地位,扶植其中愿意服从领导的人成为工作组领导下的学生领袖,同时要求红卫兵解散他们的组织,放弃过激的口号和行动,和其他学生一道,在工作组领导下,通过班级和共青团组织参加运动。[④]但是红卫兵依然我行我素。他们接受了工作组提供的共青团分团委委员、文化革命委员会委员、核心领导小组组员等职务,却坚持自行其是的组织和活动。工作组政策的关键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服从共产党的组织体系的领导,而红卫兵执意保持自己的阶级队伍,期待以非同寻常的革命举动建功立业,在学生当中树立权威,他们不那么把工作组放在眼里,不愿意按部就班地听从工作组安排,因而与工作组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尖锐。 红卫兵的这些违反常规的行为,遭到工作组的批评,却符合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需要。这种不受基层党组织控制的左派学生组织,提供了自下而上发动群众冲破党政领导阻力的组织形式。而“造反精神”正是来源于毛泽东的内部讲话,传达了毛泽东鼓动群众冲破常规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发起进攻的意图。 进一步说,压制红卫兵的方针是刘少奇主持制定的,肯定红卫兵即意味着对刘少奇的否定,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直接政治需要。毛泽东得知红卫兵的情况并看过红卫兵鼓吹“革命造反精神”的文章后,于1966年8月1日,给红卫兵写信,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继而于8月18日在天安门接见了红卫兵的代表。 从8月1日毛泽东给红卫兵写信至8月18日新闻媒介公开报道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有半个多月。在此期间,群众中只有少数红卫兵和高级干部子女通过父母的内部信息渠道得知毛泽东对红卫兵的支持。为了紧跟毛泽东,也为了保持左派的地位,北京和个别大城市的一批高干子女在自己所在中学成立了红卫兵。其中某些深受工作组信任的干部子女,也突然翻脸,抢先对工作组进行批判,这曾使一般群众感到莫明其妙[⑤]。这些学生的政治表现与红卫兵发动者存在差距,但是他们在把红卫兵当作“红五类”,实际是干部子女“阶级队伍”的问题上高度认同。直到8月18日以前,红卫兵运动是以干部子女为核心的老红卫兵的一统天下。 保守派红卫兵:依靠党组织的学生“积极分子” 1966年8月18日公开报道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以后,千千万万学生起而仿效老红卫兵的榜样,进而不可避免地修正、篡改了红卫兵创始者遵循的信条,使红卫兵运动呈现出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