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名称概念传播的历史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邬国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 200241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译著的介绍,在汉文文献中已谈到丝绸之路。自20年代起,在中文相关译作中采用了“古丝商之路”“蚕丝贸易通路”“运丝通路”等不同的称呼;至迟于20年代末,已开始使用“丝路”“丝道”等译名。从30年代初起,由于斯坦因、斯文赫定等在西北新疆等地探险活动的直接推动,以及中西交通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又与这一时期“开发西北”的呼声与思潮相联系,缘此诸因,经学人的译介引进和报刊传媒的作用,“丝路”的名称和概念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为国内学界接纳和采用。最初称谓尚不统一,呈现出命名多样化的状态,之后渐而趋向集中于“丝路”“丝道”的名称。一些学人陆续采用了这一外来的新概念和新名称,并成为学术表述的一种概念工具。1940年代之后,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运用,流行于学术界和一般的报刊传媒中。最具标志性的是“丝路”“丝道”的名称及具体介绍还直接写入了中学的史地教科书中,成为一种官方定型化的标准话语,其概念和内涵也得以基本定型。这一时期已约定俗成地称为“丝路”或“丝道”,其概念业已进入大众视野,传播普及到了广大的学生和普通民众层面。不少论著并进而展望丝路的未来,论述其在经济、文化方面重要的战略意义。虽说此后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其名称和基本概念仍保留并传承下来。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9)05-0145-23

      作为中西交通往来的丝绸贸易之路,虽说在历史上已经存在了近二千年,然而“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本身,则是19世纪70年代以来外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而在汉文文献中,“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最初采用及其传播,却也是一个不易说清的问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还有待于澄清、说明与解释。另一方面,国外学者对此也极感兴趣,很希望搞清楚中国本土是何时开始使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的。如法国学者布尔努瓦夫人(Lucette Boulnois)在《法国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即表示:在这一问题上,“大家很希望知道,中国史学家们确实地是在什么时候自己开始使用‘丝绸之路’这个外来名词的,它今天在中国出版物中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①基于上述内外两方面的双重需要,因此,从学术史的角度,由原始资料出发,深入发掘相关文献,考察这一外来名词如何传入中国及其译介、传播具体的历史进程,显然很有必要,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虽说历代不少中外著作对丝路这条交通路线都有所记载和研究,但是,将其称之为“丝绸之路”却是近代19世纪的事。关于“丝绸之路”名称的提出,学术界一般均认为,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在其1877年出版的《中国:个人旅行的成果和在此基础上的研究》(China: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第一卷中正式提出的。

      据日本学者长泽和俊《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说:“给这条道路命名的,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他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间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译者)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叫做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Silk road)是它的英文译名。”之后,把李希霍芬“所谓的从中国到河间地域进而又扩大到遥远西方的叙利亚的,是德国东洋史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赫尔曼的这个主张,“后来得到了鲁耐·格鲁赛等许多东方学家的支持和阐述,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中亚的探险家们也曾不断地使用丝绸之路或丝绸贸易之路的名称。”②简明扼要地说清了“丝绸之路”这一新的学术概念在19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发展演化的大体进程。概言之,1877年李希霍芬最早提出了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的概念。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阿尔伯特·赫尔曼(A.Herrmann)著有《中国与叙利亚间之古代丝路》(Die alten Seidenstrassen zwischen China und Syrien),率先将Seidenstrassen引入作为书名,书中对丝路考证甚详,由此确立了“丝绸之路”的名称。继而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格鲁赛(René Grousset)等提出丝路有陆、海两道的概念,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著有《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等,向世界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的状况,此后研究者一直持续不断。

      那么,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名称的呢?其传播进程又是如何的呢?据笔者所见,在汉文文献中最早谈到丝绸之路的,为1899年出版的日本桑原骘藏著、樊炳清等翻译的《东洋史要》一书,其中说:

      支那之于世界,实蚕丝产地也。蚕丝所制之缯彩,美丽坚固,夙投他国嗜好。经支那以西诸国民之手,次第传西方。盖自上古最远之时,已开贩路于波斯、印度。亚历山大东征以来,更输入欧洲罗马。市人得之,珍重不置。缯儿支那音同瑟儿,故指行贾之者曰瑟列司,盖绢商之义也,指其地曰瑟里加,绢布产地之义也。③

      书中谈到“已开贩路于波斯、印度”云云,虽说还比较笼统,但所说为“丝绸之路”无疑。后此书又有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金为重译本,名为《重译考订东洋史要》,译文略有差异。④此后,国人在叙述丝路的历史时,往往大多采纳、沿用了这一相关论述。较早的如1909年出版的陈庆年编《中国历史教科书》、沈曾荫编纂的《最新中国实业史》⑤,论文如1910年《交通官报》第28期殷绳戊《说世界交通之发达》,1912年《地学杂志》丁义明《自汉以来中国与西域交通颇繁兵威所及使节所经及商人高僧之行迹能详其通路证以今名欤》⑥,包括后来王桐龄编纂的《新著东洋史》、金兆丰《中国通史》,乃至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等⑦,均大多采用了上述论述。

      在20世纪初期,虽或有论著谈及贩丝之道,但未见明确提出“丝路”的名称和概念。如观云刊于1903年《新民丛报》的《中国人种考》,谈到中外贸易之道,指出“商贾往来之孔道,盖由中亚细亚集中于波斯湾头之美索不达尼亚,而吾尔实为商业系统之中心。……而中亚洲一道,初不待后世由中国贩丝至罗马罗马上等人以着中国丝为贵服,当日中国丝皆由中亚洲取道贩往。之队商而始开”。又说:“观后代罗马贩丝之队商,犹取此道。”⑧1905年梁启超撰写《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在“东西交通海陆二孔道”一节讲到:古代东西交通之孔道有二,其一曰北方陆路,其二曰南方海路。并称汉代张骞通西域,“实为东亚(西)两文明接触之导线”,其影响所被盖甚广,“如葡萄、苜蓿、胡桃、安石榴等诸植物,皆由希腊传来,其名称皆译希腊音,班班可征。当时我国输出品之大宗曰丝绢,其销场广及于罗马,罗马国中,至金、绢同重同价。其末叶之生计界,因此蒙非常损害。此西史所明著也。”⑨梁启超据“西史”所说,较早谈到了东西交通二道及与罗马的丝绢贸易问题,但也仅止于此。

      现尚不清楚由李希霍芬最早提出的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一词首次传入中国的时间。不过,在传教士创办的《万国公报》上,很早就报道过他在中国的调查活动。1903年,鲁迅在《中国地质略论》中也提到:“德人利忒何芬Richthofen者”入中国考察,“历时三年,其旅行线强于二万里,作报告书三册”云云。⑩据现掌握的资料,中国人最早获得李希霍芬《中国:个人旅行的成果和在此基础上的研究》原著的,是当时留学德国的张星烺。其父张相文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1909年创建中国地学会,并任会长。1911年,张星烺在《地学杂志》第2卷第16期上,撰文专门介绍了李氏的著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