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化在句法位置的分化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思旭,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 230039);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院(长沙 410006)

原文出处:
汉语学习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双音化在谓语核心动词前后的分化作用,解释动后附着成分与动前前置成分不能跟动词发生词汇化的动因。将汉语附着词的虚化跟人类语言普遍的语法化路径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虚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特征,并分析附着词前后转化的不对称性。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0 期

字号:

      有关双音化在语法化中的作用,一般认为是“融合”。李思旭(2011)指出,双音化在语法化中由于句法位置的不同可以起“融合”和“分化”双重作用:双音化在句首、句尾主要起“融合”作用,在句中主要起“分化”作用。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双音化的分化作用,并对一些貌似反例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我们引进“附缀化”(cliticization)这一概念,把汉语附着词的虚化跟人类语言普遍的语法化路径进行对比,进而指出汉语虚词语法化的共性特征和类型差异,最后探讨人类语言附着词(包括“附从标记”“附核标记”)前后转化的不对称。

      双音化在句中的分化作用主要体现在紧邻谓语动词的前后成分上,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又分为前置成分的分化和后置成分的分化。韵律轻重音在这一“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语义重心移动(或前或后),非重心成分虚化并伴随语音的弱化,就导致韵律单元的“重音”位置也会移动。这样汉语双音步的“重音”模式就有两种可能:,或者。重音在前的,可能导致后置成分虚化;重音在后的,可能导致前置成分虚化。句中的谓语核心动词正好是语义重心,那么重音在动词上的,就会导致结构助词、体标记和高频虚化的结果补语等后置成分的虚化;重音在动词上的,就有可能导致助动词、副词等前置成分的虚化。

      一、双音化在谓语动词后的分化作用

      根据谓语动词的复杂程度,Talmy(1991、2000)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动词构架语言”,这类语言是用动词词根来表示路径,如果要表达方式或原因就得用两个不同的动词短语,西班牙语、现代希腊语、日语、法语等属于此类。第二种是“附目构架语言”,这类语言普遍把位移的路径和位移的方式或原因表达在同一个谓语句里,谓语结构可以表示为“核心动词+小品词”,其中的“小品词”可以是介词、动词、副词等,它们负载着重要的语法意义,包括动作的方向、终点、结果等。汉语、英语、德语、俄语等属于这一类。

      更准确地说,“附目构架语言”的谓语结构,除了“核心动词+小品词”之外,还有“小品词+核心动词”。而后者应该说是汉语更为典型的结构,因为汉语动词后的“小品词”类型不多,主要有体貌标记和各种类型的补语,而动词之前的“小品词”类型较多,如副词、能愿动词、助动词等。

      汉语作为“附目构架语言”,由于双音化在句中位置的分化作用,导致谓语结构中的“单音节核心动词+单音节小品词”虽然符合双音化的需求,但是两者却不能发生词汇化。这里的“单音节小品词”主要包括:体标记“了、着”,结构助词“个、得”,动后介词“在、到”。体标记“了、着”不能词汇化,李思旭(2011)已经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下文主要讨论结构助词“个、得”和介词“在、到”。

      1.1 结构助词“个、得”

      “V个VP”构式中的“个”,从量词到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张谊生2003),可以有力地说明双音化的分化作用。

      “个”一开始是以量词的身份用在“V个VP”构式中的。例如:

      ①学诗学剑,两般都成功。(《玉蟾诗余》)

      ②你看我自尽,觅个自刎。(《元曲选》)

      在“V个VP”构式中,“个”从量词到助词的转变是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实现的,即“V个VP”中的VP必须是疑问代词。因为在疑问句中,由于语境吸收的作用,疑问代词的词义虚化,用于询问事物的“什么”可以询问方式。例如:

      ③闲乃喝云:“何不变去!”然云:“不是神不是鬼?”(《景德传灯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