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法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近现代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等研究;周晓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6级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教育史研究

内容提要:

外国教育史研究是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出发,讨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关系、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说”与“全球史观”的关系,以及外国教育史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思考,以丰富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些新的认识和知识。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60(2019)01-0039-18

      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类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包括教育活动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通过分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教育思想与实践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进程,探讨教育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总结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人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行一定预测,并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①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外国教育史学者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编写教材和著书立说,在纠正受苏联教育学影响所形成的一些片面认识的基础上,也开始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束缚,力图全面探求和理解人类教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教育史著作和教材先后问世。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更是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课程建设还是在教材编写、人才培养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学术研究不断创新,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在国际化教育交流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建设,特别是外国教育史研究方面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关系,如何认识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说”与“全球史观”的关系,如何认识外国教育史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等。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思考,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与外国教育史研究

      与其他学科一样,外国教育史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主要是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在于,它克服了早期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同时,它运用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特点,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过程,它依赖于实践,又反过来影响实践,作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3)关于人的存在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人的社会意识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社会存在。(4)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一个社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教育的历史,教育的存在不是单一的存在,它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产物。总体上说,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物质—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基础,认识、分析和研究教育历史也必须首先认识这个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需要“对各种教育思想与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②。下面分别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关系。

      一般来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事物存在的历史性,主张一切事物都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并以此来分析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依据这种方法论来认识外国教育史研究,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一是注重教育历史人物和事件存在的时空性。即教育史中任何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产物。研究教育历史中的人与事就需要把它们放到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中来进行考察,而不是就教育谈教育。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双方的相互作用来认识教育史中人物和事件的存在、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征。一般来说,教育史中人物和事件的存在总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人和事的客观存在。在研究中需要“按照外国教育史的本来面目客观地全面地叙述历史事件、情节及其发展线索;在评述教育家时,要顾及他论著的全篇、全部活动及其一生和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③,关注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即与其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发展的情况等,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等来分析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