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大佑的歌曲《童年》中,童年的形象十分复杂。尽管那里充满好奇、幻想、零食、漫画、神怪、田园风光和山那边的世界,但由于同时也伴随着枯燥的课堂、没有半毛钱的口袋、只有蝴蝶还在上面的秋千、才做了一点点的功课,还是让人忍不住“盼望长大”。在这里,学业被认为是童年的对立面,令人期盼的“长大”只是“长大成人”。也就是,借助自然成熟获得一种成人资格或特权,而不是借助自我超越实现某种内在的“成长”。 这样的一首歌,这样的一种童年意象,绝不是对童年生活的虚构,而是某种生活状态的反映,是对传统童年残留意象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童年”概念?在我们看来,当成人的自在生活只是基于“长大”,身份、地位或特权居于成人生活的中心,成人过程本身并无内在的意义,儿童因为年幼而处于依附与被支配的地位,完全没有独立的价值,人们对童年生活当然弃之如敝屣,“长大成人”才是最好的避风港。 当前,学界早已走出对“童年”的这样一种日常理解,但却从自然的角度强调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按照这种理解,童年是一种天真烂漫的自然状态,是人生的一个客观阶段,是人的本性或天性的一种自然显现,是基于人本身的自然的那样一种合规律状态。这种自然状态不仅应当与知识毫无瓜葛,甚至儿童本身的意向状态也经常与之相对立。但我们恰恰把儿童的某种意向状态作为童年生活的一个要点,并努力揭示某种客观的知识状态与金色童年的内在关联。我们的思考将从对以卢梭(Rousseau,J.-J.)为代表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反思开始,并将童年问题置于现代城市生活来考察。 一、童年问题的现代性 把童年理解成一种纯自然现象,因而强调遵循自然的时候,卢梭所说的“自然”首先是指个人的自然能力。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1]因而要求“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使他不再有越出那个地位的企图”。[2]在这里,卢梭把一种客观的自然作为童年的根基。卢梭反对物欲横流的城市,反对个人至上的现代生活。对他而言,欲望超出能力的边界,就意味着受到蛊惑或堕落。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卢梭强烈要求爱弥儿到乡下自然环境中接受教育。卢梭所说的自然状态,是跟农村生活、乡野生活、偏远的日内瓦般的小城生活连在一起的。卢梭自己也认为,穷人接受的是天生的自然教育,根本不可能受到其他诱惑;而富人则受到了最不自然因而也最不好的教育。[3]卢梭之所以挑选爱弥儿这样一个富人来教,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穷人早已习以为常的那种教育。他所推崇的那种自然环境,正是他所理解的“自然”概念的第二个方面。 卢梭的“自然”概念的关键但也是最不为教育学人所关注的方面,是良心。在乡村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良心”这个词。“你这个没良心的”这一在传统共同体中常见的指责,实际上是彼此负有深刻的道德义务的人才能对对方提出的指责。卢梭认为,“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欲念是肉体的声音……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就用不着害怕迷失方向。”[4]但他显然不只是想让我们回到传统社会中那种自在的共同体,而是想建立一种共同体式的现代国家。因而良心作为灵魂的声音被卢梭用来意指一种着眼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意志”(公意),而不是那种注重私人利益的个人意志的总和(众意)。[5]卢梭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 借助这样一些认识,卢梭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日常意识,但也留下了隐患。就像各种跨共同体的集体教育实践所显示的那样,孩童最终又回到了罗大佑所描绘的那样一种“渴望长大”的状态。其中也有一些东西超出于日常生活之外,如那些比比皆是的集体欢腾的场面,或某种新道统的生产。所有这一切,都使得童年生活接触到某种世俗外的快乐。但习得这些经验,并非成人的必要条件,它们也未能跟庸常的生活彻底分离。对个人而言,普遍需要的只是一种日习日成的管教。这样,儿童自然被日常生活或俗物所缠绕,从一开始就是俗人,很早就要做俗事。而且自一开始,他们就只能被隔绝于“山的那一边”,受阻于那样一个异己的、排他性的世界,很少能够获得一种摆脱日常生活的力量,成为乡村生活的“过客”。 卢梭显然没有意识到,当他说童年生活的独特性的时候,他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势中意识到这一点的。卢梭所处的时代,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化,并被认为已显现某种灾难性后果。正是在这里,人们产生了对“儿提时代”的向往。但这样一种“儿提时代”与其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如说是一种虚构的“自然状态”。真实的“儿提时代”充满各种无奈,而且也已被现代理性或科技所侵蚀,根本不存在卢梭所“发现”的那样一种自然。在各种形式的共同体,也找不到卢梭所向往的那样一种与成人生活截然不同的儿童期。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次跨越,反而都因为被赋予更多的特权而令人神往。在这里成人面对生活的重压,也会羡慕少不更事的孩子的天真烂漫。但因为儿童也都生活在某种艰辛或苦难中,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不会认同“童年”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