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春华(1972- ),男,广东茂名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产业经济,广东 广州 510053

原文出处: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人心回归是港澳回归的核心,受制于原有制度设置,香港青年难以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内地的合作不断深化,但与资金的自由流动相比,劳动力流动受限,加以港澳产业高度化后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有限,特别是青年群体面临生活压力与就业机会减少的双重压逼,原有缺乏交往的制度限制以及敌对势力的有意引导,不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以及人心回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融合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优势,以香港青年融入为先导,通过制度创新推进面向青年人的“普惠制”,让香港青年全面参与国家建设,推进人心回归,实现港澳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19)02-0041-10

      DOI:10.13975/j.cnki.gdxz.2019.02.006

      港澳回归最重要的是人心回归。中央政府一直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各种政策便利,在充分利用和发挥港澳的特殊优势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同时,积极促进港澳居民与内地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深化了港澳与内地的融合,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1998年召开第一次粤港联席会议,2001年设立粤澳高层会晤制度在2003年提升为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粤港、粤澳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2003年签署CEPA协议及此后的一系列补充协议,使得港澳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间的联系不断深化。香港近年来以“港独”思潮为代表及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各种社会运动,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支持鼓动下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是对人心回归的极大挑战。虽然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对违法分子实施惩罚,保证了香港地区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但清除“港独”流毒仍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尤其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青年人是这些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港澳地区的未来,只有青年一代融入国家,港澳才能达到长治久安,才能实现民心回归。本研究主要着眼于香港,但对港澳地区青年融入国家实现发展具有共同的效用。

      一、香港青年发展缺乏空间支撑

      香港回归以来不断经历各种冲击,从回归之前的港人离港潮,到伴随回归而至的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的非典,这一切都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平稳渡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香港的社会思潮却一直由于主体意识的模糊而在港、中、英三种文化认同之中焦虑,与香港20世纪70、80年代经济腾飞所形成以“香港人”身份为荣的感觉相比,一签多行政策实施后内地游客涌入香港带来的购物狂潮不仅使香港的接待能力受到挑战,更使“香港人”在内地游客经济购买力下产生失落感。“有心人”从原来缅怀过去的“文化保育”运动着力,有意识地引导“香港人”对“殖民时代的黄金岁月”追思,逐步扩大“本土意识”的影响力。直到在陈云、戴耀庭之类的《香港城邦论》引导下,及香港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学苑》杂志的摇旗呐喊下,“港独”思潮进入高潮,相关社会运动不断爆发。以香港青年为主体的“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的形成是经济衰退后的压力、政治矛盾的刺激和文化‘无根’的不安三重作用下的结果”[1],除对国家认知存在缺失外,对于政治意识相对淡化的“香港人”而言,这些社会运动更多是对自身发展困惑的发泄。改革开放使内地迅速成长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相比之下香港发展呈现疲态。与上一辈人相比,当代的香港青年对前途感觉迷茫,在对比粤港澳三地青年发展观调查研究显示,在2015年调查数据与2012年的比较时,就社会稳定与民主发展的选择中,香港青年从原来强调社会稳定转向重视民主发展,[2]这既有现实的压力,更有敌对势力的鼓动,这是“港独”这一极端形式爆发的社会基础。

      (一)香港青年难以共享国家发展成果

      20世纪开始以珠三角为主要目的地,香港制造业大量向内地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模式,这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在“一国两制”制度下,香港保持相对独立,政治经济发展仍沿袭回归之前的模式,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新世纪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香港作为“窗口”独特的作用相对弱化,经历2003年非典的打击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虽然自2003年开始达成CEPA协议,以及后续不断签订补充协议,由于相关文件的具体执行受制于两地行政机制衔接不足,实际进展并不如意。反映到产业合作上就是香港与内地产业联系并没有获得新的突破,香港产业陷入自我发展之中。在这些因素交织下,特别是对于缺乏资本支持的香港青年劳动力,事实上被隔绝在内地市场之外,香港整体经济又欠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青年对香港社会发展难有认同感。

      香港青年无法分享内地发展的机遇。从“前店后厂”开始,香港制造业的岗位大量转移进入内地,香港更多是发展货物运输、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等服务产业。近年来内地相关的服务业不断发展,香港相关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逐步减少,能够提供给香港青年人就业的机会相对更少。从表1可见,20—24岁年龄组的香港青年人,多属于大专以上学校毕业而开始进入市场的劳动力,他们的失业率从2000年开始就远高于香港总体失业率水平。25—29岁这一年龄组,或是学历水平较高的新劳动力,或是相对成熟的劳动力,自2013年始,失业率也开始超过总体失业率。另据最新统计,2017年15—19岁组别的失业率为11.1%,20—29岁组别的为5.7%,这两个组别的失业率都远高于3.1%的平均失业率。因此,在香港与内地产业合作深化的过程中,香港所拥有的产业链环节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在逐步减少,这对新生的劳动力就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近年以来,香港就业市场没有好转,但香港人的生活压力却不断增加。住房是香港人生活中的最大需求,近年来香港的楼市持续上升,公屋申请人平均轮时间不断延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