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典籍翻译用语的选择与创造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云路(1959-),女,辽宁大连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 杭州 310007)。

原文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汉译佛经的翻译者用汉语翻译原典,除了遵从汉语的基本规律之外,还根据自己对汉语的理解选择词语,甚至根据自己对汉语规律的理解创造新词和新义。中古译经中“万一”不用于表示假设的连词,“烧炙脯煮”中用“脯”而不用“缹”,“逮”作为连词使用,创造“己自”这个表示“自身”“自我”的新词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汉译佛经,翻译者是用汉语翻译原典,采用什么样的汉语词语?是不是对当时汉语词汇的全盘照搬?笔者经过初步比较,觉得翻译者不是悉数接纳,除了翻译者本人的用词习惯之外,在词语使用上还是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选择性,乃至创造性的。其选择和创造的依据就是翻译者对汉语词语的理解程度。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词语的选用基于翻译者的理解程度

      在翻译佛经中,有一种现象引人注意,就是中土早已出现、流行甚广的常用词语,汉译佛经中竟然没有出现,没有使用过,这是什么原因?比如同时代中土文献中极为普遍的连词“万一”,在中古翻译佛经中竟然没有用例。而连词“至于”就被广泛接纳。

      例一:万一

      在中土文献中,“万一”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连词,出现时代很早。[1]比如《三国志·魏志一·武帝纪》:“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抱朴子内篇·金丹》:“世间多不信至道者,则悠悠者皆是耳。然万一时偶有好事者,而复不见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万一”作为假设连词,当萌发于秦汉,《文子·下德》:“老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与治之臣不万一,以不世出求不万一,此至治所以千岁不一也。”此例“万一”已经表示概率极小的含义,再进一步,就是表示假设的连词了。汉魏时期已经成熟,是整个中古时期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连词。①但是“万一”这种用法却没有出现在同期的翻译佛典中,其原因是什么?当时的佛典中也用“万一”,但基本上均作数词出现。我们从以下例句中可以看出翻译者对“万一”的理解:

      在黄白莲华泥犁中,百岁取一芥子,尽千七百二亿万一千二百斛乃得出。(西晋法立共法炬译《大楼炭经》卷二)②

      是时,即得悉见种种庄严三昧等万一千菩萨三昧增进修行。(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卷四)

      可见佛经翻译者对“万一”是理解为数量值:一万一千。

      为什么连词“万一”在中土文献大量使用的时候却没有在同时代的译经中出现?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万一”本来是词组,表示“万分之一”的数量,是比例极小的数量,转用于非数量方面,就是可能性极小的意思,因而表示假设连词,是词义的进一步虚化。而译经的翻译者汉语水平有限,对该词组虚化的过程理解还不够,所以没有接纳这个词义。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佛经“万一”作数字时频繁地用来表示“一万一千”(相比之下,中土文献不如佛经般频繁强调极大数目),因此挤占了表示“万分之一”这个强调极小数目应有的位置,佛经中表示数量小的“万一”也很罕见,一般要具体说成“万分之一”“万中有一”等来避免歧义,因此也就失去了进一步虚化的途径:

      彼等一切诸释童子,尽力共算,不能及逮悉达太子万分之一。(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一二)

      十方我作诸功德,般遮于瑟及檀那,汝魔万分无一毫。(又卷三○)

      昔有众人在江水侧坐,而观看瞻水成败伤害人民无复齐限,或有父母妻子男女堕水死者亦无有量,其中得解脱者万中有一。(后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一)

      佛言:我今现在谛观察之,比丘僧中终不见有,被白衣者最后末世亦复如是,信乐斯经讽诵之者,亦复少有,百万之中若一、若两。(旧题北魏吉迦夜译《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二)

      佛教撰述中偶有使用“万一”,但不是连词,并非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而是名词,表示“可能性极小(或比率很低)的数量”。例如东晋法显《法显传》卷一:“故投命于必死之地,以达万一之冀。”这是较早的用例。再往后看,明智旭《阿弥陀经要解》:“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令《观经》所明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之人现世不曾修行,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得遇善友闻便信愿,如此等事万中无一,岂可不预辨资粮,乃侥幸于万一哉!”此例前有“万中无一”,足以说明对“万一”的理解还局限在数量极小的含义上。明释宗泐、释如玘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批注》序:“然承雨露之余泽,依日月之清光,庶几少裨流通之万一云尔。”以上三例“万一”是撰述的例子,而不是纯粹的译经语言,其用法也是从其数字含义引申而来,尚没有虚化为假设意味的连词。

      在佛典中,作连词使用的“万一”,一是例子很少,二是时代在中古之后,三是都没有出现在译经中,而是在本土撰述或“语录”中。如:

      但业行残缺愿往西方,万一不生,恐成自误,故当己行应修此业。(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

      万一入在髑髅里,卒难得出。(南宋妙源《虚堂和尚语录》卷八)

      次为州将保持,死则损多,生则益大。万一不遑恤此,潜焚幽谷,则亦匹夫之为谅耳。(南宋宗晓《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万一合浦珠还,岂不为山家传持之标帜乎?(又卷七)

      例二:至于

      译经中也不是过于抽象虚化的词语都不接纳。“至于”是一个由跨层结构产生的承接连词,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组合的结果,在佛经译文中就被采纳了。

      从本义上分析,汉语中“至于”首先用于表示时间和空间上的到达义。《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这是到达某地。《左传·昭公十三年》:“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这是到达某时。因为古人的时空概念是可以相通和转化的。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