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态语言学的快速发展,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生态翻译学概念的提出到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建构,生态翻译研究在全球翻译研究领域都处于引领的态势。在中国当代译学研究领域,作为“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一面旗帜”,生态翻译学自2001年创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刘润泽、魏向清,2017:74)。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考察翻译的研究范式。此范式是在全球性生态理论热潮的背景下形成的,它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础,以翻译生态、文本生态、“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为核心理念,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与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胡庚申,2008,2010,2011,2013)。胡庚申(2004)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被看作是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之作(苗福光等,2014)。生态翻译学发展与研究近年来尤其在国内呈暴发趋势,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亟待梳理和分析,然而这类的研究稀缺。陈圣白(2017)对国内2001-2015年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生态翻译学的学术论文进行了人工归类和统计,发现有四个研究主题:综述、理论探讨、实践应用和翻译教学,但他没有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无法给出基于对比的研究结论,也无法有效指导生态翻译学未来的研究。冯佳(2014)对国外翻译学研究动态进行了计量分析,但没有进行国内研究,且未涉及生态翻译的研究。刘润泽和魏向清(2017)运用CiteSpace和Wordsmith重点分析了生态翻译的话语传播现状。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使用科学计量方法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用可视化技术考察国内外生态翻译研究的差异,无法对生态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研判。本文借助科学计量学分析工具CiteSpace,对近20年来国内外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生态翻译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分为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国外期刊文献以“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以下简称WoS)作为数据源,选取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和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以及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CPCI-SSH)三个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检索式为TS=(“eco-translation”OR“eco-translatology”OR“translation ecology”OR“ecology of translation”OR“ecological translation”)和TS=(“adaptation and selection”AND translation)。文献类型设定为“论文”“会议论文”和“书评”。时间不限,检索时间为2017年6月25日。通过对检索结果的逐一阅读与筛选,去重、剔除无关文献后得到27篇,其中最新文献发表时间为2017年3月,最早文献发表时间为2003年。 国内文献来源中国知网(以下简称CNKI)全文数据库,数据来源包括:①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短,因而发表论文速度快;科技期刊种类多,能反映各个领域的成果和水平。”②会议文献,“指学术会议文献,它反映科技的发展趋势,最新成果间隔时间短。”③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经过一定审查的原始研究成果,一般都带有独创性和学术性。”(邱均平、王曰芬,2008:3)博士论文具有“可以反映出该领域新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或研究发现”(穆雷、邹兵,2014:14)。 本研究使用主题词“生态翻译”和“翻译适应选择”进行检索,最早的相关文献出版时间为2004年,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为保证相关性,本研究对数据进行二次筛选和数据清洗,剔除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期刊文献记录1263篇(CSSCI期刊文献97篇),会议论文23篇,博士论文九篇,文献数量共计1295篇。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文献计量分析能够克服研究者的主观性评价的缺陷,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该领域的发展状况。此方法“用数据和精确的量化来‘白描’研究对象的全貌和分布特点”(孙毅,2015:20-21),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先使用Excel表格工具对国内外相关发文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然后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外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数据进行图谱分析。CiteSpace能可视化分析科学文献以发现新兴趋势和模式(Chen,2004,2006;Chen et al.,2010),基于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科学文献的复合网络对文献记录进行分析。CiteSpace软件支持将文献数据转化为交互式可视化网络的功能,可将完整的分析窗口分割成一系列连续的时间间隔,即“时间段”(Time Slices)。每一个时间段观察到的引用行为分别被用来建构这个时间段的网络模型,相邻时间段的网络整合后就形成一个较长期的网络(陈超美,2015:301)。研究表明,CiteSpace软件能够有效捕捉潜在的科学研究热点(Chen et al.,2010)。CiteSpace软件支持多种类型的文献计量研究,通过选取不同的分析对象,能够得到不同的图谱,如合作图谱、共现图谱、共引图谱、耦合图谱和共同资助图谱。本研究对近20年来国内外生态翻译学研究进行合作分析和共现分析,使用CiteSpaceⅢ(版本号5.0.R2 SE64-bit)可视化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