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百样特性中寻找共性始终是一门科学的终极追寻,语料库翻译研究亦如此。翻译语言中的“显化”概念最早由Vinay & Darbelnet(1958/1995)提出,将“显”和“隐”作为一种翻译策略。Blum-Kulka(1986:292)提出了“显化假说”,认为“译者对于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源语文本冗长”。Baker(1993)将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应用于翻译共性研究,将显化问题列入“翻译共性假说”的“子假说”,推进了这一研究。Klaudy(2001)主张对翻译中“显化”和“隐化”的概念进行双路径的探讨,提出“非对称假说”(Asymmetry Hypothesis)。可以看出,翻译研究中的显化问题,实际上是语言问题,是语言经过翻译转换后发生的独特变化所致。 翻译共性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发现译语文本区别于非译语文本的典型特征,从而进一步认清翻译的本质。显化现象作为翻译文本的核心特征,可将语篇衔接或者连贯成分明晰化,是文本或者话语的重要内在特征。作为语言信息的解码,显化现象对于不同语言的信息功能组织以及交际功能的对比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是区分语言类型的主要标志。当前,语料库翻译学界从概念阐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逐步拓展和深化显化研究,影响显化的语内及语外因素逐渐被揭示。随着语料库技术的进步,以及大规模、多语域、多语种、多时期语料库的出现,翻译共性研究在新时期的发展和趋向也引起学界更加深入的思考。 关于显化现象,当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共时层面,理论建构欠缺。有关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学者往往只是作一展望或者一笔带过,其研究方法及路径也有待拓展。本文主要从显化的两条研究路径,即语言学路径和翻译学路径进行阐述,对其形成和发展脉络作一勾勒,并探讨如何推进翻译共性中的显化问题研究。 2.“显化”研究进展 我们对翻译研究文献进行检索,输入关键词explicitation和translation,得出1980-2017年间相关论文、专著等共139种;再辅以web of science的数据分析,得到含有explicitation一词的文献174篇(其中涉及translation和explicitation主题词共现的文献75篇)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显化”作为翻译共性领域的核心概念,折射出了语言学和翻译学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与语料库建设息息相关。在其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以Monika Doherty和Juliane House等学者为代表的德国语言学研究学派和以Mona Baker和Maeve Olohan等学者为代表的英国翻译学研究学派。 本文将Vinay & Darbelnet(1958/1995)首次提出“显化”概念视为显化研究的开始。这个阶段尚未涉及任何“共性”的探讨,从Blum-Kulka(1986)所述为“传统显化②”研究阶段的开始,或称前共性期。这个阶段主要围绕“源语共性”进行考察。Baker(1993)提出翻译共性概念后,显化研究进入“新型显化”研究阶段,或翻译共性期,这个阶段掀起了对于“目标语显化”探索的热潮。此期,“源语显化”与“译语显化”的研究并存,但各自研究的薄弱之处也日渐突出。当前,经历了源语与目标语语言显化的探索,“翻译共性”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进入新的反思阶段,亦即后共性时期。下文评述“显化”研究在上述几个时期所逐渐形成的两条脉络及其发展变化,特别是研究方法的转变,以及随之带给语言学和翻译学的革新。 3.显化研究的两条路径 本文借鉴Baumgarten et al.(2008)关于翻译中显化的划分,并对其进行梳理和修缮,将显化研究分为两种路径:语言学路径和翻译学路径。其中,语言学路径的显化研究含两个分支:一为对比语言学领域内的研究;二是通过翻译调节语言的研究。翻译学路径的显化研究包括传统质性研究和新型量化研究,均涉及跨语言层面,即注重对于翻译行为的考察。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研究、通过翻译调节语言的研究、质性和量化的翻译研究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从语言学路径到翻译学路径的连续体。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形成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二者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上。 3.1 显化研究的语言学路径 显化研究的语言学路径多以语内显化为考察对象,旨在从两种语言的系统差异以及结构、语义之外的语用因素进行阐述。语言学路径的两个分支在显化研究的初期便已悄然形成。一类强调语言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语义差异,另一类则是将视野聚焦在跨文化语用层面。 3.1.1 对比语言学研究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显化研究更多是考察两种语言系统在其结构上的不同,是对不同语言结构从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对比语言学研究贯穿于显化研究的发展。翻译共性中显化的研究以及基于语料库的考察模式一度促进了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复兴。 显化研究根源于语言学研究路径。对比语言学最初只是以其应用性为导向,服务于语言教学和方法改进。它对翻译研究支持最大,反过来,翻译的案例研究也佐证语言的对比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语言对比研究主要是基于内省的方式。期间涌现出诸多经典之作。Vinay & Darbelnet(1958/1995)的英法语言对比研究是其中一部,“显化”的概念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作为翻译策略首次出现③,由此进入翻译话语领域,成为此后翻译实证过程和产品研究的起点。此后的20年间,在语言学领域许多涉及到翻译理论的著作对翻译显化和隐化的提及均是将其视为翻译中的增添或者删减。该时期可以称为显化研究的个性阶段,并未涉及共性的探讨。随着对比语言学所考察范围的扩展,从最初的语言结构扩展到衔接和话语等领域,Blum-Kulka(1986:292)开创了“显化假说”,即译者在对源语文本解译的过程中会使译语文本比源语文本冗长。这种冗长常通过译语文本中衔接层面的显化体现出来。翻译领域兴起的共性假说,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语言共性在翻译领域的一种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