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基于长期重“三农”、抓“三农”的深厚积累和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情农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新时代“三农”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对于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是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为了改变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状况,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的要求,聚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扎实服务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是促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的必然要求。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二十个字”总要求全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应从推动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推进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目标,围绕“二十个字”总要求涉及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保障和改进民生。 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是促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必然要求。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就作出部署。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应着重围绕如何促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如何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生效、如何促进相关资金切实发挥效益等方面,为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保障贡献力量。 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审计机关是国家机关,更是政治机关,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应旗帜鲜明讲政治,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走在前面,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走在前面。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了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重点关注了保障民生等惠农补贴资金,揭示了惠农补贴散碎交叉、管理和发放不够规范,以及一些单位和个人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等问题,切实推动维护群众利益和资金安全。审计抽查了部分县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揭示了部分地区农村厕所、污水处理、垃圾堆放点未按时完成建设、改造或整治,部分合作社获得贷款后未享受贴息等扶持政策,部分单位和个人挪用或骗取套取资金等突出问题。审计机关紧扣“精准、安全、绩效”,突出“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任务,揭示少数地方擅自拔高或随意降低标准、一些地区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的《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审计机关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关注乡村振兴、扶贫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