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布桑却丹的特色经济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来喜,男,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研究,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原文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罗布桑却丹是近代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他所著《蒙古风俗鉴》是一部记述蒙古族及蒙古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尤其书中关于蒙古族经济方面的记录和阐述中包含丰富的特色经济发展思想。本文以《蒙古风俗鉴》为依据,对罗布桑却丹的特色经济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18)06-0069-04

      DOI:10.3969/j.issn.1001-7623.2018.06.014

      罗布桑却丹(1873-1928)是近代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蒙古名为宝音陶格陶,出生在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阿日山乌苏(今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乡热水汤村)的贫苦蒙古族农民家庭,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蒙古族民俗学家、进步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1890年,罗布桑却丹被指派为旗佐领章京。在此期间,被旗札萨克派遣赴哲里木盟所属各旗查丁造册,调查本旗属民迁居到这些地区的家户、人丁状况。历时三年,使他得以了解社会,认识到蒙古民族濒临“衰亡边缘”的根本原因,产生变革现实、振兴民族的进步思想。1898年,罗布桑却丹离家赴京,在雍和宫学习经书。他在雍和宫虚心求教,读了很多蒙古、满、汉、藏文的书籍,掌握了4种语言文字。1902年冬天,罗布桑却丹到理藩院应试,获4种语言“固师”的职称,并留理藩院做翻译。这时罗布桑却丹耳闻目睹的都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罪行,使忧国忧民的思想更甚。他利用各旗王爷在京开会之机,将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教育来振兴蒙古民族的呈文递交蒙古诸王公,希望得到支持,结果未能如愿。1903年,罗布桑却丹从北京回到了故乡,正是日俄战争时期,东北各族人民深受战争蹂躏,更激发了他强烈的反帝爱国的进步思想。1906年,罗布桑却丹被日本邀请去东京外国语学堂任教,1911年回国。由于接触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原先利用普及文化来拯救民族命运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回国之后,向清廷呈文,提出改革建议。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朝不保夕,终无回音。1912年8月,罗布桑却丹第二次东渡日本,在本愿寺任教。1914年,回国后,从北京迁居到沈阳,在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从事有关蒙文方面的工作。此间,他曾向当时掌权者提出用新方法发展畜牧业,饲养牛、马、羊的方案,但未被采纳。

      罗布桑却丹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发愤著书。1915-1918年,利用4年多的业余时间,写出著作《蒙古风俗鉴》。该著作记述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地理、历史、医药、动植物、刑法、婚姻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用蒙古文撰写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罗布桑却丹面对蒙古地区的贫困落后,提出很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及振兴民族的建议和方案。本文以《蒙古风俗鉴》为依据,对罗布桑却丹的特色经济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

      罗布桑却丹把蒙古地区经济类型分为3种,即完全以种地为生的纯农区、以游牧业为生的纯牧区和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地区。“吐什也吐、扎萨克吐等旗,虽也已开垦种地,但青菜类长不好。主要种高粱、大豆、谷子,不种地的地方靠牧业为生。卓索图盟没有牧区那样的畜群,完全以种地为生。哲里木盟则是半农半牧。昭乌达盟也是半农半牧。这以外其他旗都不是以农业为主,而以牧业为主。”[1]51

      那么一个地方的经济类型即一个地方发展什么样的经济活动,究竟取决于什么呢?罗布桑却丹认为,一个地方的经济类型即一个地方究竟搞什么样的生产活动,主要取决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谋生条件和当局采取的政策导向。对此他说道:“考察蒙古人自古以来的生产和生活,乃以牧业为主,而草原是基础。”[1]53关于游牧生产和气候条件的关系,总结为:“春三月,要找背风的地方放牧。夏季的三月找高地放牧……高地有风,苍蝇小蚊不易存留。因此,夏季畜群要放牧于高地。秋季的三个月,要在河边放牧。这个季节,牲畜吃草籽儿、爱喝水,加上水清而温度适宜,对畜牧的发育有利。对畜牧来说,秋季的水就像用药一样。牧业经营者特别注重用秋水饮畜,因而,秋季放牧要在沿河的草地。……冬季三个月,要在向阳之地……草多的山地或灌木丛中放牧,也要注意就近有水。”[1]57

      游牧人对气候和畜群的知识积累,他写道:“一个好的放牧人,从牲畜牧的色泽上看出每个牲畜的优势,还能从冬季和春季牧畜的表现,天空的气候等看出年景。好的放牧人,特别注意夏季的畜灾,牧人整天不分早晚生活在野外,年年观察天气,所以可以看气候。因此,牧区对牧人特别重视和尊重。”[1]109

      蒙古人生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营牧业;一种是经营农业。对此,罗布桑却丹写道:“古时蒙古人单纯以牧业为生计。到清代根据满洲皇帝的旨意,蒙古地方以万里长城为界,长城以外为蒙古地址,让汉人搬进蒙古地方借地养民。让蒙古人让出土地,大量汉人进入蒙地种田。……蒙古人把离自己住地较近的土地、河边地,定出每年几斗几石米为租。秋天到汉人种地户那里收租为生。大体上,沿长城一带的蒙古人,都让汉人种地收租为生计。”[1]111

      关于蒙古人所从事的其他行业,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罗布桑却丹也认为具有自己的特色。

      蒙古人经营的农业属于依赖自然条件和气候变化而进行的自然种植业,也可归纳为免耕农业。他们利用适合种地的地方,主要是沼泽地、洼地、湖边或河岸,开辟耕地。春天利用马群、牛群的力量进行翻地播种,这种方法叫漫撒子。然后逐水草而走动游牧。到秋天,找回到种田的地方进行收割,也用牛群踩踏,利用风力颗粒分离后窖仓。可以看出,蒙古人的农业是作为牧业生产的辅助行业来发展的。对此,罗布桑却丹说道:“他们在沙土地上种几十天的荞麦和黍子。秋天收获时把穗儿一割,堆放在一处,用一群牛羊踩踏后,去掉秸秆和粮壳,把粮用风吹过,把粮埋入窖中。在什么地方种地,就入什么地方窖粮。什么时候用粮,就用多少取多少。春天要另开其他窖取粮。蒙古地方因为都是帐房,所以,粮食都要埋在野外。”[1]111他还说:“蒙古民族生产上的活儿不多,不说牧区还是农业区,只要有一年吃的就可以,不求更多。农业地区的劳动多数由汉人劳动力承担,蒙古人很少从事田间劳动。种地户如有余粮就买几车,买足一年的用品,不去经营挣钱。”[1]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