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丝绸之路与世界贸易网络  

作 者:

作者简介:
鱼宏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历史档案

内容提要:

传统丝绸之路研究集中在汉唐时期,本文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提出,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络,分为陆路与海路各若干条贸易路线,成为东、西方包括南亚、东南亚、美洲地区最为活跃而稳定的商贸区域,是前近代最为持久、广泛的世界贸易秩序。虽然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贸易还是传统形式,但中国与参与各国所秉承的平等互市、调剂有无、救助周济的贸易精神,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历史意义。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从19世纪起,中国历史就真正进入了世界历史和历史哲学的范畴之中。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W.von Leibniz 1646-1716)著有《中国近事》一书,在序言中说:“在这本书中,我们将带给读者一份发回欧洲的有关最近中国政府允许传播基督教的报告。此外,本书还提供许多迄今为止鲜为人知的信息:关于欧洲科学的作用,关于这个人的习俗和道德观念,特别是中国皇帝本人的道德观念,以及关于这个同俄国之间的战争与媾和。”①尽管莱布尼茨从法国来华传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 1656-1730)等人获得有关中国的第一手资料,但他的重点主要在中国的道德、礼仪、经典等方面。②直到19世纪黑格尔《历史哲学》一书,才全面考察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诸多同异与特性。黑格尔认为:“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它的原则又具有那一种实体性,所以它既然是最古老的、同时又是最新的帝国。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③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以人的绝对意志和人类精神的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标尺,在他的眼中,中国历史因为在宗教和精神方面受制于专制王权,所以是停滞的,没有历史的,也是封闭的:“这个帝国早就吸引了欧洲人的注意,虽然他们所听到的一切都渺茫难凭。这个帝国自己产生出来,跟外界似乎毫无关系,这是永远令人惊异的。”④黑格尔对中国历史进行过深入研究,对先秦到清代的礼制、皇权、地理、北方民族都有论述。在他的《历史哲学》体系中,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从人的精神发展的标准来看,是封闭的和停滞的。⑤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影响了以后近一个多世纪欧洲历史学对中国的历史叙事。直到20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人们才重新开始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

      一 “丝绸之路”研究推动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汉学开始了明显的分化,原来欧洲中心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遭到质疑。德国历史学家贡德·弗兰克1998年出版的《白银资本》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欧洲之所以最终在19世纪成为全球经济新的中心,是因为欧洲征服了拉丁美洲并占有其贵金属,使得欧洲获得了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白银资本》一书描绘了一个明清时广阔的中外贸易的宏大画面,将中国拉回到世界历史的中心。⑥

      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于2000年出版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详细考察了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作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认为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在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一个极为长期的观点提醒我们考虑怎样把东亚西欧之间十九世纪的分流全球历史的背景中。”⑦

      与此相关联,王国斌和罗森塔尔合著的《大分流之外:中国与欧洲经济变迁中的政治》,围绕着1500-1950年之间的各种世界经济的要素进行讨论。⑧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亦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描述明清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与政治联系。⑨2006年,彭慕兰与史蒂文·托皮克新出版的《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作者通过表达“中国的历史和世界贸易的历史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交织在一起了”的思想。⑩

      实际上,早在19世纪后期起,西方汉学家已经开始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与中西方文献来重建中古时期的中外历史了。1868年(清同治七年)11月,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从上海出发,开始在中国境内进行地质考察。到1872年5月底,李希霍芬在中国境内总共进行了七次长短不一的地理地质考察,搜集了大量资料和数据。同年他回到德国,开始整理研究这些资料,到1877年,开始出版《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China: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一书。在第一卷中,他将公元前114年至127年中国与中亚、印度之间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德文Seidenstrasse或Sererstrasse)。由于李希霍芬在此后的西方地理学界的重要影响和地位,他的这一用语成为学界公认的名称,从此“丝绸之路”就被公认为指称公元前后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交通线路的专用概念,产生世界性的影响。由此,欧亚古代的贸易与文化联系通道也引起人们的重视。(11)

      对于历史的描述,从封闭停滞的中国到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的巨大变迁,反映了西方历史学界不同时期的中国认识观。现在我们通过中国自身的历史文献与档案史料来重新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是在这些路径之外的一种全新的中国历史观。从明清档案来看,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在陆路、海路都存在多条贸易路线,陆地上除了传统的西向、北向的两条丝绸之路外,东向的朝鲜贸易、南向的通往印度、安南、暹罗的高山之路等四条主要线路;海上除了传统通往欧洲的海路外,尚可细分为南洋、美洲、日本等四条海路。这样,以明清档案还原的八条丝绸之路贸易网络,重新展现了明清以来中外的联系途径。八条丝绸之路远远不能涵盖所有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路线与贸易活动,但是这是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希望这个框架能够描绘一部中国本位的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