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8)03-0091-09 DOI:10.13946/j.cnki.jcqis.2018.06.012 引用格式:林红.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美台关系与台湾的选择[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6):91-99. 2016年以来,从台湾海峡的两岸到太平洋的两岸都出现了紧张对立的复杂形势,两岸关系倒退至“冷和平”状态,中美之间则陷入贸易摩擦。两种情形的出现与特朗普、蔡英文上台带来的剧烈变化直接相关。然而,与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的严峻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台关系不断升温,美国出手,台湾配合,不断冲击着一个中国原则,给紧张的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带来了更严重的挑战。特朗普政府基于其执政理念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在中美关系中频打“台湾牌”,而受美国亲台政策的鼓励,岛内“台独”势力日益猖獗,各种切香肠式的“渐进台独”活动不断上演。在此过程中,民进党当局的内外政策架构也逐渐明晰,即“疏离大陆、投靠美日、稳固政权、徐图独立”[1]。在特朗普高举保守主义大旗、中美深陷贸易摩擦的当下,美国政府频打“台湾牌”的做法与以往各届政府有何异同?蔡英文当局如何在中美大棋局中认识自身的地位和可能出路?台湾在特朗普的台海战略中到底居于何种地位?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两岸关系、美台关系这三对双边关系的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复杂多变的台海局势潜藏挑战与风险,但也表现出其固有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这一微妙局势亟待冷静观察和深入研判。 一、特朗普政府提升美台关系的动机与特点:美国多重目标的作用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对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传统的彻底颠覆和对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改变,不仅影响着美国国内政治,更影响着美国身处的世界。中国因其发展迅速、实力不断提升而成为特朗普眼中需要重点应对的“挑战”。中美不仅在大国兴衰这样的历史命题上面临诸如“修昔底德陷阱”等战略困境,而且在结构性的双边关系上重新面临台湾问题的纷扰。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定位直到其执政一年之际才基本成型。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在其任内首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指出,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已经不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而是“激烈的大国竞争”。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称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是自1987年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发布以来,美国从未有过的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判断[2]。事实上,在报告正式发布之前近一年时间里,特朗普基于其保守主义、本土主义的价值取向,一直在酝酿如何重启美国制衡中国的传统筹码。其甫一当选即与蔡英文通电话,事实上说明了他很清楚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只是对其行动后果的认识还十分业余和模糊。从2017年底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到2018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所谓“对华新冷战”演说,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越发清晰。彭斯在演讲中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指责、抹黑和妖魔化,涉及美中贸易争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表现、台湾问题、中国影响并干预美国的国内政策和政治、美国对中国的历史贡献等话题[3。彭斯的演说包含了树立中国的敌人形象、争取国内共识和获得中期选举胜利的策略考量,但更明显的是要为胶着中的中美贸易摩擦制造舆论攻势、逼迫中国就范。 在此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特朗普在提升美台关系方面比其历届前任都要频繁、剧烈和无所顾忌,以致关于美国是否正在重新思考“一个中国”政策这样的传闻也甚嚣尘上。特朗普的“台湾牌”有两个基本路径。一是政策与法案制定的途径,比如签署《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台湾旅行法》,审议《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台湾国防评估委员会法案》《台湾安全法案》等主张强化台湾安全防卫的国会议案,为提升美台关系准备法律空间。美国国会在《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意见,将“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均视为美台关系的基石[4]。二是具有明显挑衅性的亲台行动的途径,如通过新的军售案、海军科考船停泊高雄、派军舰两度穿越台湾海峡、公开邀请台湾参加美国在所罗门群岛的军演、召回与中国建交的三个拉美国家的大使等。这些亲台法案和具体行动相互配合,旨在形成针对中国的、持续而强大的压力,确保美国在国际权力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特朗普政府打出一系列的“台湾牌”,其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 其一,短期动机:美国中期选举的需要。特朗普上台后面临的第一个国内政治考验就是2018年11月6日进行的中期选举。在此次选举中,美国国会要改选全部众议院席位和三分之一参议院席位,共和党能否继续保持多数党地位对于特朗普至关重要。由于这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国会中期选举,特朗普如果在对华政策上继续强硬或者继续强化美台关系,即意味着美国继续保持对华战略优势,这可以在共和党内进一步凝聚共识,也可以争取在对华认知上日益趋同的民主党支持者。 其二,中期动机:中美贸易摩擦的谈判筹码。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打压,要求中国大幅削减对美贸易顺差,扩大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停止政府补贴等,并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提高关税给中国施加巨大的压力。中国在加强沟通、冷静应对的同时,一方面保持与周边邻国友好互惠关系,另一方面采取了必要合理的应对措施。由于中美两国紧密的依存关系,接触和谈判将持续进行。贸易关系主要是事务性问题,技术性谈判的空间比较大,关键是政治决策的推动。特朗普在台海政策上先发制人,大打“台湾牌”,向中国直接施压,就是为了争取在有利于美方的战略态势下与中国接触和谈判。 其三,长期动机:印太战略的部署需要。特朗普政府国安团队设计的印太战略远未成型,但其战略意图清晰可见,即旨在化解中国崛起带来的战略压力,牵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重新奠定美国在更广阔区域的战略优势。“特朗普政府规划在印太地区强化军事部署,以确定当美中关系恶化时,美国仍然可以压制中共威胁。”[5]而对于无论是在亚太还是印太框架中都居于重要位置的台湾,美国自然不会忽视。特朗普政府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关于印太地区的部分也有涉台内容,特别强调要提升台湾“防御”能力,以强化台湾的“反遏制能力”。这种论述包含着一种未被言明的“防御”中国进攻的意图。未来无论台湾是否如蔡英文所愿加入美国的印太战略,美国都会以某种形式令台湾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