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结构性困境:媒体融合深层次路径探寻的一种思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鸿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

原文出处:
新闻记者

内容提要:

自2014年延续至今的这场已成为强大国家意志行为的媒体融合,更多层面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为新兴媒体的单向融合。如何促使媒体融合的顺利推进和实现既定的目标,一线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当前已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大量摸索,但效果与应然状态还有相当差距。究其原因,传统媒体的落后身份、陈旧的内外制度和既有新兴媒体市场格局的阻隔等结构性困境是根源性拖累。抛弃传统媒体的身份、坚持市场化改制、开发特色融媒产品等,是摆脱这些拖累的一些路径。只有走出结构性困境,我国媒体融合才可能避免陷入“坐在椅子上的人把自己和椅子一起搬起来”的窘境。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06

      自2014年习总书记的“8·18”讲话至今,媒体融合一直被定位为关涉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举措。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人民日报》举行,主题是围绕媒体融合的调研、讲解和讨论。可以这样说,这是党中央施行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以来罕见的就某项内容采用如此高规格的学习形式。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现今的媒体融合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毫无疑问,从当前国家对媒体融合的战略定位看,媒体融合已不是需不需要推进的问题,而是必须推进且必须成功。在这样的定位下,依照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传统,可以推想,我国将会举国家之力,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支持媒体融合。在这样的战略定位下,如何才能实现媒体的顺利融合,通往媒体融合成功的最优路径在哪里,很显然是当前各方都关心的核心议题。就此,中央和地方媒体在实践一线已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但与理想的应然效果依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既有研究文献看,相关研究论著数量可观。根据自身长期的相关研究和对国内外数十家媒体融合的调研,笔者认为,走出制约媒体融合的结构性困境,是从深层次或说根源层面探寻媒体融合路径的一种思路。

      一、“传统”趋向“新兴”的单向融合:这场已成为国家重大意志行为的媒体融合的特质

      从字面理解,媒体融合应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互动融合。然而,自2014年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家重大意志行为的这场媒体融合,无论是从媒体融合顶层设计的目标主体对象是传统媒体,还是从媒体融合实践的执行主体依然是传统媒体的现实看,其显然更多属于传统媒体趋向于新兴媒体的融合,即传统媒体如何升级转型为新兴媒体的单向融合,并且所融合转型的新兴媒体,并非是成为体制外的商业新兴媒体,而是体制内的新兴媒体。国家之所以下如此大气力推动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体升级,主要原因至少有三:

      第一,体制外商业新兴媒体市场份额占比过高。党办媒体、媒体国有化,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媒体性质、身份一直所坚持的定位。计划经济时期,传媒事业格局中,体制外媒体被严禁存在。改革开放后,这种禁限逐步松动,但体制外媒体依然是辅助性的媒体,甚至是“地下媒体”,体制内媒体牢牢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互联网兴起之后,其长期被归于信息技术条口,媒体属性未被充分重视,这客观上助推体制外商业新兴媒体飞速壮大,逐步在新兴媒体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局面的出现,不仅使得体制内新兴媒体被边缘化,而且也极大地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改变了国家对媒体在整个国家治理中的性质定位。

      第二,传统媒体办新兴媒体更能对接国家对媒体功能的期待。“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我国一直所要求媒体应有的功能。长期以来,为保证这一功能的实现,我国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传媒制度。传统媒体是该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规制对象,同样也是忠实的执行者,已自觉内化形塑成为制度所期待的媒体。扶持传统媒体办新兴媒体,原有的制度能自动衔接进入,也能更顺畅执行国家对媒体功能的期待。

      第三,扶持传统媒体升级转型为新兴媒体有利于传媒领域的稳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传统媒体已经形成了庞大规模,并已深深渗入国家各相关领域中。面对传统媒体的行业性大幅萎缩,设若国家不助其顺利融合转型升级,不仅会带来整个传统媒体的巨大不稳定性,而且在体制外新兴媒体的规制尚处在摸索的境地下,还会牵动整个传媒领域的不稳定。从更深层面和宏观层面看,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而言,传媒领域的稳定极其重要。

      二、结构性困境:传统媒体转型新兴媒体的根源性拖累

      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与体制外商业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涉足新兴媒体业务起步并不晚,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新华社的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的中新网、《广州日报》的大洋网等,创办时间与现今非常活跃的网易、搜狐、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体制外商业新兴媒体基本处于同一时间段(见表1)。然而,为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新兴媒体领域传统媒体与商业媒体实力差距如此之大。甚至自2014年起,媒体融合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各种形式的大力扶持,各媒体也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探索力度,但至今依然出现不了综合实力能与大型体制外商业新兴媒体叫板的项目。究其原因,人才、技术、资金等关涉融媒发展的关键要素领域存在那样或这样的缺陷是一个方面,从深层次来看,传统媒体的落后媒体身份、内外陈旧制度、既有新兴媒体市场格局的阻隔等结构性困境则是根源性拖累。

      

      (一)传统媒体落后媒体身份的拖累

      与新兴媒体相比,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一种载体技术落后的媒体,而且大量证据表明有被新兴媒体替代的趋势。人类新旧媒体更替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即一类旧媒体是否会被另一类新生媒体所代替,关键看是否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旧媒体的优势,新生媒体也具备,二是旧媒体的劣势,新生媒体可以弥补,如果这两个条件同时符合,那么旧媒体就有极大可能被新生媒体所替代。①依此观之,一些传统媒体已具备或初步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大有被新兴媒体替代的趋势。这样的状况尤为显著地表现在断崖式下滑的报纸领域,在笔者看来,以纸质为载体的报纸很可能在未来一二十年之内不再作为大众媒体而存在。一直欣欣向荣的电视业近几年也疲态尽显,收视率、广告收入等关键指标大幅下跌。期刊、图书、广播近些年出现了止跌趋稳的态势,但是随着诸如可卷曲电子纸的产业化和普及使用、电子阅读器功能的改进、期刊OA出版的优化和无人驾驶技术推进给车载广播带来的冲击等等,这些传统媒体是否还能依然保有目前残存的优势,值得怀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