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批评的生产属性

作 者:
高楠 

作者简介:
高楠,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高楠(本名高凯征),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美学。

原文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把文学批评作为批评生产进行研究,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在批评这一生产要素上的批评论的展开。批评具有马克思所阐释的艺术生产的一般属性,包括艺术及艺术生产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艺术在接受中获得的成为艺术的属性、异化劳动使艺术商品化的属性及艺术生产与其他生产互为生产的属性。由艺术生产的这类一般性,引申出艺术批评的艺术生产属性,即批评生产的综合目的性、批评生产的被规定性与超越性、批评生产内部构成的关系性与外部生产的关系性,以及批评生产的当下运行性。上述属性,又在批评生产各要素互为中间环节的展开中得以实现。这构成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艺术批评论的要点。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9]03-0034-10

       在文学批评亟待振兴的当下,在构成批评活动的各个方面存在不同混乱的当下,尤其是在文学批评存在不同程度混乱的当下,如何建构具有实践意义的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理论问题。带着这一问题重读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批评生产角度理解文学批评,有感于马克思对于当下批评的要点问题所预先给予的经典解答。本论文研究便由此入手。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有两个理论要点是本文进行批评研究的展开根据:一是就艺术生产的自身性或内在性而言,艺术生产是消费的生产,生产者、消费者、分配者(传播者)共处于生产中,因此艺术生产是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的生产;二是就艺术生产发生其中的社会生产或其外在性而言,艺术生产与其他生产互为生产,因此艺术生产是与其他生产的关系性生产。这两个要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思路,即既然艺术生产是如此这般的生产,当它见诸构成它的文学批评时,艺术生产的内外双重关系就成为批评与规定批评的要点,而这就是生产性文学批评。从生产角度理解批评,批评是艺术生产的要素及展开性环节;它是被艺术生产规定的批评,并通过批评生产实现着艺术生产的规定性。换句话说,批评生产的规定性在马克思艺术生产的一般性中。

       一、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理论根据

       批评生产的文学批评是生产性的批评,指它是包含着批评者、批评对象、批评传播与批评接受的综合性生产,而不是此前谈到文学批评时所通常认为的,批评只是批评者对于对象的单一施为的批评。这一批评意识的转变,使批评回归它本原的状态,而它所引发的批评运作,则具有对单一施为批评论的颠覆意义。那么,这样的批评生产的理论根据何在?可以肯定地说,其根据来自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从这一角度重读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则对其中相关要点的理解,比之现有艺术生产论的一般性读解,便会有所新见。从批评生产角度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需要阐释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批评生产如何在艺术生产的规定性中展开。

       马克思之前,没有哪个有影响的西方学者把艺术视为生产,尽管艺术早已被不断谈及。众所周知的是,在马克思还没有系统地进入政治经济学思考,而只是处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展开分析的阶段,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中提出了艺术生产这个说法,并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越来越明确系统地使用这个概念。这说明视艺术为艺术生产,对马克思来说是经过认真选择并使之不断深化的看法。那么,从批评生产角度理解,马克思把司空见惯的“艺术”纳入“生产”,称为“艺术生产”,是发现了“艺术”的什么重要属性,并把这种属性纳入“生产”范畴而思考呢?通过马克思对“艺术生产”的不断运用与阐释可以获知,在马克思这里,艺术生产不仅是一个艺术是文本还是过程的形态问题,更是一个艺术的规定性问题,即艺术被生产规定并因此成为被生产的艺术。这是一个理论节点,它被一些艺术生产论的研究者淡漠地放过了。从批评生产角度说,作为理论基础,这里有四个要点应予关注:

       (一)艺术生产的双重属性

       自柏拉图把艺术指认为影子的影子,艺术便被纳入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论,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性,将之明确地认为是创造者的筹划,“艺术必然是创造而不是行动”①。以这两位希腊圣哲的立论为准,西方后来研究评析艺术的学者都从精神活动的角度理解艺术、规定艺术。

       马克思不否认艺术是精神活动因此具有精神属性,但他同时认为,艺术也是物质活动,因此也兼有物质属性。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便从生产一般性角度揭示了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生产活动的物质性:“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②。马克思这里,把维持肉体生存的劳动物质性,提升到生产生活,并将此指认为人所专有的类的属性。“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③。从人的生命出发,从人的感性的物质需求出发,进入自由自觉的社会活动、精神活动,这是马克思的物质第一性的唯物论的根本依据。它是眼前的、具体的、常识性的,但又是深刻的。它不仅解释了艺术精神属性的物质性由来,而且解释了艺术精神属性的物质性规定——原初的规定、根本的规定。而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通过把艺术活动纳入艺术生活,使生产属性(包括生产构成性、生产规律性、生产规定性)从艺术活动中揭示出来。

       《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面对的理论问题不是艺术生产,而是物质生产、异化劳动的生产,及这类生产与整个社会生活,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活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艺术的生产属性的重视与思考。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提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普遍作用时,在谈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等这些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时,特别提到艺术。把艺术纳入物质生产的总体规定性中,艺术才能以其物质性而接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制约与规定,并因此在异化的劳动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方面或生产领域。这种物质生产的普遍性的强调,既是马克思正在着手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建构的需要,也是他批判黑格尔精神生产的思想体系的需要。这两点,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中是统一的,即既通过唯物论的物质生产论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生产论,又通过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生产论深化他的物质生产论,进而达到解析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所以,在谈到异化劳动的私有制生活中,马克思特别指出在异化劳动的分工中艺术被专门化的生产特点,即它以其专门生产的属性,不仅进行感性属性的艺术生产,而且也生产着与它对应并且就是它的对象化的感性接受。这里须予指出,艺术生产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见于构成艺术生产的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对象实践性及批评发生于其中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性便有了理论根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