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教师品质及其培育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天平,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陈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40071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中国在历史传统中形成了丰富的工匠精神。在中国工艺史中,传统的工匠精神包含重己役物、以人为本,实用主义、强调功能,顺应材质、各随其宜,巧法造化、返璞归真,技以载道、道器统一,文质彬彬、形神兼俱等内涵。从传统工匠精神的视角来看,新时代教师具有以重己役物守住以师为本、以实用为本回归育人之的、以各随其宜实施因材施教、以巧法创新走向返璞归真、以技以载道磨练沉心静气、以文质彬彬追求崇高德行等品质。在新时代,树立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教师技艺观、构建将传统工匠精神融入教师品质的内化方式、创设将传统工匠精神化为教师品质的条件,可以有效地培育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教师品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字号:

       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成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目标与追求。不少人认为,与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相对立的一类教师为教书匠。于是“教书匠”带有一定的负向色彩,“要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的口号就有很强的号召力。不过关于教书匠的诸多探讨并不一定都如此,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就认为教师应当做一名“教书匠”[2]。这使得是否甘当“教书匠”的论争迭起,褒贬不一。因此,厘清“教书匠”一词对明晰新时代所需要的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的内涵与培养就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教书匠被分而读之,“教书”即教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匠”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或在某一方面造诣修养很深的人”,由此推之教书匠即为在教育教学上造诣或修养很深,且有专门技术的教师[3]。可见在现代意义上,“教书”一词变化不大,但是“匠”却被窄化、片面化为僵化、模仿、不思进取之意,遗失了原本的工匠精神。基于此,新时代教师教育需要澄清“教书匠”的本源,斧正对“教书匠”的曲解,培育一大批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因此找回、引入我国的传统工匠精神,延续、继承、发扬这种精神,有利于我国内涵丰富的师道传统实现现代转换,更为有效地阐释新时代中国教师的内在品质,并为这种品质的培育找到适切的路径。

       一、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工匠精神”作出释义,不过多是引用国外的“工匠精神”,尤其是日本和德国的工匠精神。事实上,我国也有特定的工匠精神。“工匠”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荀子在《荣辱》中就提及:“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工”在《新华大字典》中的名词性解释为:技术和技术修养,动词性解释为:长于、善于。而“匠”有两种解释:一是专门以某种手工艺为业的人;二是在某个方面或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工匠”一词在《辞源》中被解释为:“有某种工艺专长的人”。回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是一位可考的“大巧”的匠人,《韩非子·外出说左上》曰:“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可见墨子的技艺的纯熟和精巧。在我国的工艺史中,以《考工记》《天工开物》《淮南子》为代表的工艺著作,最为系统地阐释了我国传统的工匠精神;而从诸子百家到各朝各代的思想争鸣中,我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也得以完整的阐发。具体而言,我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重己役物,以人为本

       荀子曰:“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这很好地阐释了工匠的造物精神,指出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各的形体,虽然没有固定的用途,但是对于人来说,都是有用的,这就是自然的道理。工匠造物非乱作,而是首先根据人的需要来创作的。当物被创作出来之后,人不能被物所奴役而“丧己于物”。《尚书·旅獒》里警示到:“不役耳目,百度惟真,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丧志”便是“工匠精神”被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造物者或手工艺人要充分意识到物与己的关系,追求道家所倡导的“不以身假物”、“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人”,从而做到“物而不物,故能物物”。这种“重己役物”的“工匠精神”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不过分强调物,充分重视人,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萦绕其中。

       (二)实用主义,强调功能

       墨子曰:“坚车良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喜也。何则?其所道之然”,墨子以一种古朴的造物法则,朴素地阐释“工匠精神”中的实用原则。在他看来,像坚车良马、镂刻文采等,不是注意到它们有多么的精巧完美,而应当首先注重它们的实用性,日常的东西需是合理的东西。这种实用思想贯穿于我国的造物史,春秋时期管仲就主张“古之良工,不劳其智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宗法者不生”,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进而主张“经世致用”。由此可见,即使物换星移、朝代更迭,这种崇尚功用的思想并未衰落或逐渐消失。它们被历代工匠所传承,不仅被这些工匠所接受、内化与发扬,更是激发了他们造物的原动力。这表明致用利人、以用为先的实用主义精神成为“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顺应材质,各随其宜

       以技艺著称的《考工记》中说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其中能“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之人谓之百工。百工便是工匠,他们需要审视事物的曲直、观测事物的走势,然后整治五材,最终制作器具。其中,“审视事物的曲直、观测事物的走势”便是在造物之时,根据不同事物的属性,才能创造出与事物属性相宜的造型或装饰。并且,顺应事物才能达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状态,实现作者所称的“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其中,天时和地气使得材质有其独特的属性,而精工巧制必然要以顺应材质的属性为前提。如果工匠没有顺应天时、地气、材质,“橘生淮南为橘而淮北为枳”的现象就难免会出现。在此“四合”中,手工艺者坚守着因材施用、各随其宜的“工匠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