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虚词溯源与转语平行互证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燕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珠海 519078);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戴震《转语二十章序》取虚词为例,按照意义和古音两条系联标准,用平行互证的方法重点证明了上古时地音变的一种类型——“位同”,即发音部位发生了演变而发音方法保持不变。在“义同”的前提下,这种平行互证法可以证明上古发生过规律性音变、字形也发生过相应改变的虚词同源词。平行互证法是一种科学的、具有严密的推理逻辑的方法,戴震的平行互证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证明逻辑。运用戴震的这种方法和结论对九组常用虚词的语源和声转渠道的规律性进行探讨,发现上古汉语虚词的声纽相通渠道主要有泥匣相转、泥喻相转、匣/疑与喻相转,韵转渠道主要有鱼之相转、歌鱼相转、歌通过鱼与之相转。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字号:

      在虚词词源关系判定的标准中,与词义、词性和用法比较起来,虚词的语音关系是相对较难确定的。内因在于虚词本身:一是虚词音变要大于实词;二是虚词用字多假借,意义与字形结合不紧密,音变容易引起字形改换。外因在于学界对上古音转的理解和说明,依一个划分井然的上古音表按位置远近判断“音转”的可能性。上古即有时地音变,声音流转多向,有的音变也不是一次完成,音流渠道往往超出以古音表为坐标而划定的路线。音近未必就是转语,音远未必不曾通,音转的渠道,应该以实际材料为准。在这种情况下,“义同”的判定最为关键。如果“义同”能够确定,词语之间的语音关系可归纳音转渠道。因此,戴震《转语二十章序》取虚词而不是实词为例来归纳证明“转语”的音转规律,是非常有见地的做法。但是目前无论是戴震归纳的“同位”和“位同”的两大音转类型中的“位同”理论,还是他运用的平行互证法,都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运用。有鉴于此,我们先阐释戴震以虚词为材料进行的比较互证的原理,再运用他的方法和结论来探讨几组音转渠道与戴震所论可相印证的常见虚词的词源关系。

      一、虚词转语语音关系的求证和运用

      理论上提出的音转规律,与实践中的音转现象,是一对矛盾。理论上即使是被认为最不可能的渠道,也未必是历史上不通的,因为音转不是一次性发生的。只要面对文献材料,没有人不利用“音转”。但是“音转”的运用,往往一方面失之于滥,一方面又失之于拘,而且滥和拘之失往往出现在同一个学者同时的研究中,这就不是承认不承认“音转”的问题,而是如何根据音义关系及其演变规律来把握“音转”的问题,下面取王力先生对三组有关系的词的意见为例。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台”,王力先生认为:“‘予”余’同音同义,‘吾、我’与‘予、余’亦同义”①。据此,他只是把“予、余”与“吾、我”分别视为同源,这两组则未系联。主要应该是声纽的原因,“予、余”古喻母字,“吾、我”古疑母字。“台”字他就没有列入关系的比较。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尔、女、汝、若、而、乃”六个词,古音泥纽双声(娘日归泥),而韵分别在三部。王力先生说:“(汝、尔、而、乃、若)这些都是上古第二人称代词。‘汝’、‘尔’、‘而’、‘若’均为日母,‘乃’为泥母,日泥准双声。‘汝’为鱼部,‘尔’为脂部,鱼脂通转;‘而’、‘乃’均为之部,鱼之旁转;‘若’为铎部,鱼铎对转。这是一组同源字。”②他的判断标准,一是意义(第二人称代词),二是古音关系(双声、准双声、叠韵、旁转、通转)。

      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台”(其他词详见下文),《书·汤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台、何声之转。”王力说:“‘台’‘何’音不近,‘台’不能转音为‘何’”③。

      上面各组孤立地看,王力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但要是比较来看,会发现其音转判定的一些问题。下面列表比较王力对上举三组古音关系的意见:

      

      从古韵关系看,这三组词之间的语音关系是平行的(歌脂均收舌音为旁转)⑥,是歌/脂:鱼:之。胡之与何,犹汝之与尔;余之与台,犹汝之与而。同样是双声鱼之旁转,王力承认第二人称代词“汝、而”(日纽)之转,但对于“余、予”与“台”(喻纽)却未认为同源。同样是歌/脂与之的通转,他承认“尔(你):而”是脂之通转,但却不承认“我:台”和“何:台”的歌之通转,这得从古声关系看,第一、三组分别为疑与喻、匣与喻的差异。这应是王力不认为它们有同源关系的主要原因。

      上述王力意见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同样的渠道(双声鱼之通转),何以此组可通而彼组不可通?判断是否建立在平行互证有规律上;二是声音演变规律的归纳,是首先遵从语言事实,还是遵从音表中表现的远近关系?两个问题都集中到如何依据客观语言材料归纳音转规律并一以贯之。而这方面,清代戴震已经作出极有启示意义的尝试。

      二、戴震对虚词语音关系的推证及其方法

      词源研究可信性的保证靠两大手段:一是音和义的相互制约,包括因声求义和以义正音;二是语言演变规律的探讨,包括意义引申规律和语音演变规律。戴震《转语二十章序》取虚词为例,虚词尤其是代词,其词义所指是明确具体的,以确定的义为标准,“以义正音”,音义互证的对象就集中到音的一方,据平行的语音对应,求证音转的规律。

      (一)戴震对传统训诂的继承及其在方法论上的发明

      戴震对音转的研究是他传统训诂学的音义关系研究的总结和提升。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利用声音线索探讨虚词的字际关系。《礼记·曲礼下》“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说文》:“吾,我自称也。”其中“我”字是声训。到了古音昌明的清代,在音义互求和平行互证的两大方法论指导下,戴震更有发明,他在《转语二十章序》中说:

      参伍之法:台、余、予、阳,自称之词,在次三章;吾、印、言、我,亦自称之词,在次十有五章。截四章为一类,类有四位。三与十有五,数其位,皆至三而得之,位同也。凡同位为正转,位同为变转。尔、女、而、戎、若,谓人之词;而、如、若、然,义又交通,并在次十有一章。《周语》:“若能有济也。”注云:“若,乃也”;《檀弓》:“而曰:‘然。’”注云:“而,乃也”;《鲁论》“吾末如之何”,即“奈之何”,郑康成读“如”为“那”,乃个切。案《集韵》三十八《箇》云:“如,乃个切,若也。书曰:‘如五器,卒乃复’,郑康成读。”……《毛诗》“柔远能迩”,笺云:“能,侞也。”侞字当亦音乃个切。曰乃、曰奈、曰那,在次七章。七与十有一,数其位,亦至三而得之。若此类,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是以为书明之。凡同位则同声,同声则可以通乎其义;位同则声变而同,声变而同则其义亦可以比之而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