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谓语气显著性(Mood Prominence)? 在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史上,时态(tense)做为语法范畴的地位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热点。从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的角度来看,汉语缺乏形态上的时态标记(morphological tense marker)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学界也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详尽的解析,并挑起了激烈的论战,至今仍未尘埃落定。 即便如此,这些年来我们仍对不同语言类型如何实现时态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句法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句子的屈折层(inflectional layer)是以时态词组(TP,tense phrase)为核心来建构的,与此息息相关的不只是词法上的隐现问题,更包括了主语位置的确立以及随之而来的格位(case)、一致(agreement)等语法关系如何实现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围绕着主格分派(nominative case assignment)机制而生成的提升结构(raising structure)更成为了许多论证的重要依据,跟所谓的控制结构(control structure)鼎足而立,成为现代句法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下面例(1)由义务模态词“可以”为界标所生成的内、外主语结构,其分布与诠释的对应便是研究主语性(subjecthood)和主语提升(subject raising)的一个很好的材料。 (1)a.这次比赛,可以有五个人参加。[内主语(inner subject),非特指(non-specific)] b.这次比赛,有五个人可以参加。[外主语(outer subject),特指(specific)] 以是观之,汉语并非没有建立一个虚词投射(functional projection)来容纳外主语的需求,问题的核心是有没有必要专门设定一个没有构词基础的TP来满足这个需求。正如Lin(2003,2006,2010)所揭示的,汉语的时间指涉(temporal reference)常与特定状语的出现有关,而汉语和英语也的确在虚主语(subject expletive)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EPP效应(Extended Project Principle effects)的有无问题。此外,两个语言在“代词失落”(pro-drop)的现象上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Huang(1984,1989)指出汉语的空主语(empty subject)跟意大利语不同,与屈折层的规约成分无关,而很可能是由语境话题(discourse topic)来认可的。依此类推,既然空主语能经由语境连结找到指涉,那么与之互为唇齿的时态成分又有何不可?更何况时态原本就常被分析为一个指代词(anaphora),需要有先行语来照应(参见Partee 1984)。在这个脉络下,近年兴起一股潮流从语用方面来探讨汉语时态认可的条件,如Hu et al.(2001)、Pan&Lee(2004)、Wu(2009)都提出了其他分析,在语言事实的发掘上也有长足的进展。 本文拟回到比较句法(comparative syntax)的基本面上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能以制图理论(cartographic approach)为框架,重新梳理各个语法部门间的内在关联,建立一个以层系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为本的映像机制。 一方面以词法、句法逐层架起由实而虚的骨架;另一方面透过界面经济(interface economy)的理念编码各类重要的词汇性质和选择限制(selectional restrictions),为后续语义组合(semantic composition)和语用引伸(pragmatic construals)做好准备。事实上,屈折层的事件结构正是由词汇层(lexical layer)论元结构走向标句词层(complementizer layer)言谈结构的关键桥梁,因此格外需要我们关注。其整体构想可简略表陈如下(亦请参见Rizzi 1997,2004):
我们退一步想:是不是能将研究焦点移到限定性(finiteness)这个更宽广的概念之上?进而设想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策略来实现事件的时空定位,也就是要做所谓的时态停泊(tense anchoring)(参见
1991;Tang&Li 2000;Tsai 2008;Sybesma 2017)。这让子句能联系到主句,而主句能联系到言谈语境。因此我们可以说英语用TP来实现限定性,而汉语则需凭借上下两组功能范畴来达到同样的效果:由上而下的是念力词(force marker)和语气词(mood marker)对限定词组的对协作用(Agree),由下而上的是体貌词(aspect marker)和(义务)模态词针对限定词的移位作用(Move)。如此一来,时态停泊的概念就变为限定性锚定(finiteness anchoring)的新兴议题(亦请参见Sybesma 2017;Zhang 2019)。下面是这种双向锚定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