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语言既可以描述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描述可能世界。根据事件实现可能性,人类语言大致有三种区分度:实现可能性较大的常规事件(如:时间状语从句),实现可能性未知的假设事件(如:条件状语从句)和实现可能性较低的违实事件(如:违实句[counterfactual])。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具备区分这三种可能性的语言手段,请看下例②:
傈僳语缺乏区分三种可能性的语言手段,人们通常需要借助语境才能判断说话者的意图。在过往的研究中,汉语被认为是缺乏可能性标记的语言(Bloom,1981:23;Comrie,1986:88)。其实汉语并非缺乏可能性标记,汉语的问题在于标记显赫度与其他语言有所差异,多表现为词汇手段,且能产性和强制性较低,易被忽略。国内的众多学者也指出了汉语违实的特征,如陈国华(1988:10-19)指出汉语违实句可以通过假时/体,句尾“了”,连词“要不是”或重音等实现;蒋严(2000:270)补充了强调副词“真的”以及否定。袁毓林(2015:126-144)认为汉语虽然有表示虚拟语气和违实的手段,但不具有系统和严整的形态特征。 然而在一些形态发达的语言中,形态手段可以用来区分可能性等级,如:
列兹金语中,表示可能性较低的违实事件则通过过去时标记。(2)隐射的事实是:她明天不来。句子本身是对事实进行反面假设,像这种能传递与事实相反的情态义被定义为违实(蒋严,2000:258)。对于形态发达的语言,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违实标记的来源和形态手段。违实标记最常见的来源是过去时,也可以是未完整体(imperfective),完整体(perfective)或者是时体语气的综合形式。有意思的是,这些时体语气标记违实句时常常发生功能反转,如(2)句中过去时用在将来事件中。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会出现,其实不仅是过去时,完整体、未完整体、语气范畴等皆会出现功能反转。那么这种功能反转究竟如何产生?语言共时层面违实标记显赫度是否暗示着某种历时的关联?这种历时发展轨迹是否适用于其他语言标记?本文将基于历时语料厘清违实标记发展的历史路线,部分共时语料提供补充证据。 2.时体语气(TAM)系统的历时演变 2.1 过去时 过去时用以标记违实句是语言的共性。但是违实句中出现的过去时有两种,一种是具有时制指示功能的过去时,一种是功能反转的过去时。前者常出现在澳大利亚语系中,如:
在瓦尔瓦语中,过去时可以与非现实语气结合,表达某种违实的愿望。但是由于这类过去时具有实质的时制指示功能,其表达的违实义也仅限于过去时间框架内。这类语言往往不能表达指向现在或未来的违实事件。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同语系的其他语言中,如:尼尔尼尔语Nyulnyul,巴迪语Bardi,尼基纳语Nyikina等。 对过去已知的事物进行假设往往会产生违实义。理据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应该是已知、确定的,若对已知、确定的过去的事件进行“假设”,则会造成逻辑矛盾,由此形成“违背事实”的“违实”意义。但如果过去时在这类语言中只是通过贡献自身的时制义,并没有进一步语法化成违实标记那么这类违实句将通过语用推导得到,因此,其违实义很容易受语境影响而被取消,如:
对于这类过去时,其在标记违实句时往往不具有强制性,如在祖尼语中,违实句既可以使用过去时如(4a),也可以选择性删除过去时如(4b):
另一种功能反转的过去时则体现出较为彻底的违实标记功能,其本身的时制指示功能已经消失,如上文例(2),过去时可以用在表示未来的违实事件中③。这种反转的过去时进入违实句是一个逐渐强制化的类推过程,在一些语言中仍然保留了其在演变过程中的痕迹,如:
马拉地语的违实句虽然出现了这种反转过去时的用法,如(5a),但不具有强制性,如(5b)。与印欧语相比,马拉地语种的过去时语法化程度较低,或许正在演变过程中。英语违实句中的过去时语法化程度较高,反转过去时在标记现在/将来违实事件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If it rained tomorrow...随着过去时反转用法的出现,违实逐渐蔓延到表示现在/将来的时间框架内,违实义也随即被削弱(Dahl,1997:109),于是语言系统将会调用新的库藏手段用以加强过去时间框架内的违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