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示码]A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思维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张浩,1990)。媒体发展思维具体指在媒体发展实践过程中,人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和观念,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方法论。媒体发展思维是对媒体发展实践的现实反映,通常对媒体发展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恩格斯认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恩格斯,1972:465)在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中,媒体发展思维也并非一成不变,基于不同的政治环境、市场条件以及技术水平,媒体发展思维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改革开放前,囿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我国媒体中的国家意志十分明显,宣传、教育功能被强化,媒体发展思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排他性。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渐引入,媒体发展思维在线性主导的情境下萌生了多元创新。随着媒介技术对信息传播介质、平台、渠道的革新,理解事物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也不断产生,媒体发展思维再次发生改变。麦克卢汉同样认为,媒介技术是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尺度和规范,也是建构认识模式的决定力量(麦克卢汉,2011)。 在此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历史系统地梳理过去40年的媒介发展史,深入探讨新时期以来我国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嬗变,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本文综合考量我国政治、经济、技术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因素,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1994年中国正式获准加入互联网为中点,重点结合媒介技术水平将我国媒体发展实践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传统媒介技术时期(1978-1993);二是网络媒介技术时期(1994-2015);三是智能媒介技术时期(2016-至今)。本文发现在这三个时期媒体发展思维逐次呈现出线性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生态思维的嬗变趋势。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变革都不是瞬间发生的,都要经历旧方式的震荡和危机,新方式的解构和重构,新旧思维的共存、博弈和重叠等阶段。因此,本文所论述的我国媒体发展的线性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生态思维,并非在时空上呈现出完全互斥、泾渭分明的递进关系,而是体现在某一时期处于主导地位又存在着交叉重叠的关系特征。 一、线性思维:传统媒介技术时期的媒体发展思维(1978-199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伴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我国媒体发展也进入恢复期。该时期主要以印刷、电子通信等传统媒介技术为支撑,在时空上呈现出直线、单向、缺乏变化的特征。我国媒体发展思维和实践则受制于当时的特殊社会条件和传统媒介技术水平,以线性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 (一)线性思维:依托线性系统解决问题的传统逻辑 在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之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新闻事业整体上处于“拨乱反正”的恢复状态,变革步伐相对缓慢。虽然我国经济体制在1978年后逐渐转轨,垄断壁垒开始消融,我国媒体机构有了走向市场的机会,但就我国传媒市场而言,准入和退出机制却依旧严格,媒体资源的相对开放也只存在于行政体制内(李良荣、林晖,1999),这种以行政权力配置媒体资源的行政性垄断对媒体机构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同时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科技能力的限制,媒介技术的核心特征呈现为单向线性的机械化和电气化。后期激光照排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虽然改变了媒介的空间偏向,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但同样无法改变传统媒介技术“点对面”单向线性的传播路径。无论是印刷媒介、广播还是电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只在于其单向传播的是文字还是声音或是图像(吴飞,2001),受众只能通过视听来接收信息,始终处于信息传递链条末端,与传播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更无反馈路径,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也想当有限。当时的媒体发展始终受制于非完全的竞争环境和单向线性的传播特征,传播者和受众也一度习惯于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线性思维成为媒体发展中的主导思维方式。 线性思维最初来源于数学领域中对于线性系统的思维逻辑分析,通常是在思维客体线性发展的基础上,以时间或其他给定的逻辑变量为轴线,沿着确定可预见的方向发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思维方式。在传统媒介技术时期,线性思维主要指将媒体发展看成一种线性系统,沿着特定的线性或者类线性的轨道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媒体发展过程中,线性思维较为突出的特征便是单向和单一,在单向的信息传受过程中,媒体机构作为传播者始终是控制信息的一方,掌握着新闻产品传播的绝对主动权。传播过程、信息内容乃至传送态势都完全由传播者决定,普通受众不能控制和影响信息流的传播,更无法参与。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虽然媒介经营制度有所放松,但在体制层面仍延续原有制度,再加上长久以来受“传媒工具论”的思维惯性影响,传媒业的主要属性仍然是事业性质,单一的媒介体制结构仍占主导地位。 (二)曲折中前进:线性思维影响下的媒体发展实践 在线性思维的影响下,我国媒体发展实践呈现出全封闭的运作方式。具体而言,首先表现在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上,当时的媒体机构多采取线性编辑的方法进行后期制作,所有素材加工都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受众也只能在时间维度上按照传播者给定的传播顺序接收信息,收听或观看栏目,按照传播者制定新闻价值的标准选择新闻,或依照报纸版次寻找新闻(陈力丹,2017)。其次,在新闻产品的呈现上,鉴于社会转型中国家对凝聚共识的强烈宣传需求,新闻产品中的计划宣传色彩仍然较重,报道形式相对单一,“千报一面”的同质化现象时常出现。最后,在媒体运营方式上,大多媒体的运作方式非常简单,且缺乏合作意识,我国媒体的新闻节目普遍为“自编、自产、自发”,兄弟单位内部节目的协作交换都非常少,新闻传播流程呈现出闭合特征,仅局限于自有的渠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