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经济思想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庭蕊,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徐庭蕊(1994- ),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原文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台湾建省的历史背景是促使刘铭传开发台湾的前提,其经济思想在开发过程中得到实践。刘铭传发展工商业、创办近代交通业、引进外资、改革财税制度、重视经济人才等是其经济思想及实践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是其经济思想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爱祖国和爱台湾高度统一,正是时代赋予的特殊产物。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6;F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8.09.029

       [文章编号]1004-5856(2018)09-0112-05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晚清名臣,安徽肥西人。为李鸿章淮系集团重要将领、洋务派骨干之一。在早期进攻太平军、平定捻军的战役中屡获战功,官至直隶提督,后因平西捻军之全功晋爵一等男,有“爵帅”之称。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舰队侵略台湾,清廷先命刘铭传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后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赴任后,率台湾军民积极抗法,屡败法军的侵犯,粉碎了法国企图霸占台湾的幻想。1885年,清廷设立台湾省,刘铭传领首任巡抚一职,在任职期间,对台湾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洋务式变革,使台湾在短短数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经济落后的蛮荒闭塞之地,一跃成为全国比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大大加速了近代化的进程。究其根底,刘铭传的经济思想和具体实践功不可没。

       一、台湾建省的历史背景

       清朝在统一中国以后,以“天朝上国”自居,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朝贡宗藩关系,这种朝贡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于藩属国而言,其主要责任即如众星拱月般的拱卫宗主国,也就是“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1]对宗主国来说,通常情况下不会干涉藩国的内政外交,其主要义务在于维护藩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如:明朝出兵朝鲜抵御丰臣秀吉,清代出兵越南抵御法国,等等。

       随着帝国列强的纷至沓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不断丧失,版图的完整性遭到极大破坏。不仅如此,清王朝周边藩属国的领土也遭到蚕食,朝鲜、琉球、东南亚诸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略。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朝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79年,琉球王国被强行并入日本,改为“冲绳县”,此后日本的野心不断膨胀,兵锋直指台湾。1862年和1874年,法国分两次强迫越南签订不平等条约,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如此一来,藩属国原本的作用逐渐减弱,不再起到对前清防守之势的作用,清廷不得不直接面对帝国列强的重重压力,广西、云南、台湾等边境之地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19世纪70至90年代,中国爆发了边疆危机。在西北,中亚浩罕国头目阿古柏勾结沙俄入侵新疆;在西南,英国势力侵入西藏、云南,1883-1885年法国强占越南后,妄图侵略云南、广西、台湾等处;在东南,1874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后向清廷勒索50万两白银才撤军。日本侵台之前,英国在1841年、1842年、1867年以及1868年共发动四次侵台战役,再加上中法战争中法国的侵扰,台湾所受的侵犯前后达到七次,为全国之最。“台湾孤悬海外,屏障东南,久为外人所窥伺”,[2](P183)可见台湾问题已刻不容缓。由于清廷对海防问题不够重视,直到中法战争爆发后,基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清廷才意识到台湾的重要性,所以在1885年正式设立行省,刘铭传就是在这“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前往台湾的。

       二、刘铭传经济思想及实践

       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中部分开明官僚提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这批崛起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集团被称为“洋务派”,刘铭传就是其中的骨干成员。刘铭传虽武将出身,但从不以武功自诩,在与具有新式思维的改良派人士交往中深受他们影响,因此善于“经世之务”,[3](P55)平时所思考的就是如何“耸国家于富强之列”。[3](P65)他赴台到任之后,愈发深感到“孤悬海外,土沃产饶,宜使台地之财足供台地之用,不须取给内地,而后处常处变,均可自全”,[3](P107)由此致力于台湾的经济开发。尤其是他主政台湾期间,大力发展工商业、创办近代交通运输业、积极引进外资、改革财税制度、重视经济人才等活动,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为台湾的近代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大力发展工商业

       众所周知,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4]清代也不例外,雍正帝曾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5](P866)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之后的历代统治者。对此,刘铭传深有感触,认为人事应当随着天下形势的变化而改革,国家政事应该按照民心所向而有所取舍,“使事事绳之以成例,则井田之制自古称良,孤矢之威本朝独擅,行之今日,庸有济乎?”[3](P127)可见,在刘铭传看来,以往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亟待变革。刘铭传认为商人也是人民,商业就是民业,政府倡导人民经商也是统治阶级施行爱民的实政的具体表现。“故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经商。”[3](P127)这种商民一体的思想打破了“农本商末”的传统观念,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中轻商观念,肯定了商业的重要性和商人在社会经济的重要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其大力发展工商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台湾由于“孤悬海外”“不通音信”,商品贸易发展缓慢,且进出口贸易主要被外国资本垄断。以茶业为例,当时台湾茶叶出口占出口总商品的66.4%,[6](P15)外国资本通过代理人每年贷款给茶行、茶农的数目极大,“在茶的最盛期,达百万元之多”,[7]从而操纵和支配台湾茶叶市场,台湾本地茶行获利甚微。针对这种情况,刘铭传除了积极倡导种茶外,还在大稻埕设立茶行,为茶叶的销路出谋划策。使茶行交易额逐年增加,成为全省最大的茶叶集散市场。台湾茶叶主要引自福建,故其认为在花色、品种等方面应向福建茶农学习。不仅如此,刘铭传对台湾的特色产品如蔗糖、硫磺等产业,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扩大规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