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一個詞“常常有兩種以上不同的書寫形式”,這就是所謂的“一詞多形”①。裘錫圭指出,造成“一詞多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漢字往往有異體,二是用來表示某一個詞的字並不固定,可以替换,或用本字,或用假借字,或用分化字,或用同義换讀字②。據此,“一詞多形”實際有兩種情況:一是一個詞用同一字的不同形體來表示,二是一個詞用不同的字來表示。 “一詞多形”在不同時代有不同表現。先秦兩漢出土文獻中的此類現象極爲普遍,也早已引起學界重視,成果斐然。“一詞多形的現象,在漢魏六朝時代曾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③,這説明中古時代“一詞多形”也是很普遍的;但學界對此顯然關注不够,至今未見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 中古以來的漢譯佛經有寫本和刻本兩種基本形態。無論寫本還是刻本,佛經詞語的書寫形式既有中土文獻的一般特點,又有與中土文獻殊異之處。佛經文本具有大量異文,其中不少異文恰好表現了一個詞的不同書寫形式,因此可以利用異文探究佛經“一詞多形”現象。 本文主要考察中古(指翻譯於中古)譯經異文所反映的“一詞多形”現象④。大致以成因爲依據,本文將中古佛經中的“一詞多形”粗略分爲以下四種情況:一、由異體造成的一詞多形;二、由通假造成的一詞多形;三、由分化和孳乳造成的一詞多形;四、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一詞多形。 一、由異體造成的一詞多形
壓迫之{壓},佛經習作“壓”,也常寫作“押”,例如: 舊題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十八《四意断品之一》:“大王當知,猶如四方有四大山,從四方來,使壓衆生,非力所却。”“壓”,聖本作“押”⑥。 舊題三國吴支謙譯《撰集百緣經》卷五《富那奇墮餓鬼緣》:“舍衛城中,有一長者,財寶無量,不可稱計,常令僕使押甘蔗汁,以輸大家。”“押”,宋、元、明本作“壓”。 “押”從手甲聲,是“壓”的後起異體⑦。它的產生年代還未可確知;從文獻記述看,它在唐代是{壓}的習用書寫形式,玄應《一切經音義》(下文簡稱玄應《音義》)卷二《大般涅槃經》音義“治壓”條謂“經文多作押”,據此玄應所見佛經{壓}多作“押”。S.388《正名要録》記録“壓”“押”二字,前者屬“古而典者”,後者屬“今而要者”,所謂“今而要”是説流行於當今且切合於時要,可見“押”在唐代是很通行的。
失譯附北涼録《大方廣十輪經》卷二《發問本業斷結品》:“以火坑毒飯,推山欲壓,放其醉象,或拔利劍,以如是等而逐於我。”“壓”,聖本作“鉀”。 失譯附東晉録《舍利弗問經》:“蟲行神喜,手捧大山用以壓王及四兵衆,一時皆死,王家子孫於斯都盡。”“壓”,聖本作“岬”。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八:“二者,外病,奔車逸馬,塠壓墜落,兵刃刀杖,種種諸病。”“壓”,石山寺本作“
”。又卷二七:“提婆達多於耆闍崛山,推石壓佛,佛亦不憎。”“壓”,石山寺本作“庘”。 這些均爲在“押”的基礎上進一步衍生的形式。玄應《音義》卷一○《大智度論》音義“搥壓”條謂“《論》文多作庘”,可見唐代已有作“庘”之例。 據玄應《音義》卷十一《正法念經》音義“壓拶”條引周成《難字》,{壓}還可作“
”。《廣弘明集》卷十七隋王劭《舍利感應記》:“自是遠近道俗所有舍利率奉獻焉,皇帝曰:‘何必皆是真?’諸沙門相與推試之,果有十三玉粟,其真舍利鐵而無損。”慧琳《一切經音義》(下文簡稱慧琳《音義》)卷九八《廣弘明集》音義“鐵壓”條謂“集從穴作”,則傳本與唐本同作“
”。 例二,{刨}:掊、刨、跑、爮、咆、飽 {刨}最初寫作“掊”。《説文·手部》:“掊,杷也。”(據段注本)段注:“掊者,五指杷之,如杷之杷物也。……今俗用之刨字也。”{刨}在佛經中可寫作“掊”: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四四《鸚鵡經》:“白狗即從床上來下,往至前世所止宿處,以口及足掊床四脚下。” 也可寫作“刨”或“跑”: 舊題三國吴支謙譯《撰集百緣經》卷六《佛度水牛生天緣》:“惡牛卒來,翹尾低角刨地吼唤,跳踯直前。”“刨”,元、明本作“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