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指代詞,現代漢語常用“別的”“旁的”,古代漢語則常用“他”“異”“餘”“別”四個①。總體來看,東漢以前只用“他”和“異”,魏晉南北朝也用“餘”和“別”,唐代起逐漸普遍用“別”,至宋代則以用“別”爲常。從漢語史的發展來看,旁指代詞“他”“異”“餘”和“别”曾有一個歷時更替的過程。本文旨在考察這一歷時更替過程並將其描寫清楚,以期爲漢語常用詞的演變研究提供一個實例。 一、上古漢語 在東漢以前的上古漢語中,旁指代詞只用“他”和“異”。 (一)先秦時期 从考察的先秦主要文獻来看(見文末所附“主要考察語料目録”,下同),“他”作旁指代詞共見190例。從句法功能來看,“他”主要用作定語,起指示作用,指示的對象可以是人、事物、處所或時間等,共143例。但“指人時總是採取詞組的格式,即以‘他’爲定語修飾‘人’或其它表示人的名詞”(唐作藩1980:57)。如: (1)
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巧言》) (2)趙旃以其良馬二濟其兄與叔父,以
馬反。(《左傳·宣公十二年》) (3)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去齊,接淅而行——去
國之道也。(《孟子·盡心下》) (4)
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他”還用作賓語,起稱代作用,但稱代的對象大多是抽象事物,偶爾是處所,一般不稱代具體的事物,更不稱代人②,共47例③。如: (5)豈伊異人?兄弟匪
。(《詩經·小雅·頍弁》)按,鄭箋:“‘無他’,言至親。” (6)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
——此其爲饜足之道也。(《孟子·離婁下》) 上引例(5)中的“他”,可能會被理解爲“別人”,但從鄭箋來看,實際上它是稱代“別的關係”④。 “異”作旁指代詞,最早見於《詩經》(張玉金2006:306),共38例,要遠遠少於“他”,它同樣用作定語,指示的對象可以是人、事物、處所或時間等。如: (7)豈伊
人?兄弟具來。(《詩經·小雅·頍弁》) (8)退而思之,
日見我。(《國語·晉語四》) (9)燕、秦所以不相欺者,無
故,欲攻趙而廣河間也。(《戰國策·秦策五》) (二)西漢時期 在考察的西漢文獻中,“他”共見148例⑤,“異”只有25例。可見,旁指代詞在西漢的使用情況與先秦一樣,依然是“他”的天下。但需指出的是: 1.“他”出現了用作主語的用例(郭錫良1980:81)。此時,“他”除了用作定語(136例)、賓語(7例)外,另有5例用作主語,均見於《史記》中。如: (10)公孫弘爲學官,悼道之鬱滯,乃請曰:“丞相御史言:……請著功令。
如律令。”制曰:“可。”(《史記·儒林列傳》)按,此爲公孫弘的奏請之辭。 (11)制曰:“計食長給肉日五斤,酒二斗。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從居。
可。”(《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按,司馬貞索隱:“謂他事可其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