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旭辉,男,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句法理论、比较与历时句法、形态学、语用学,代表作:Encoding Events: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Variation,Email:xhu819@pku.edu.cn(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分布式形态学的基本假设,认为汉语中动句中的“起来”属于“轻动词”,而主动词为合并到不同位置的词根。词根合并到补足语位置时,获得“结果状态”的解读,此时动词后的词组为副词,修饰整个[P]。当词根嫁接到位置,则成为的修饰语,获得“状态变化的方式”解读;此时动词后的词组位于的补足语位置,为形容词词组,获得“结果状态”的解读,修饰全句的主语。本文将汉语中动句的研究置于跨语言的中动句研究背景下,指出不同的印欧语的中动结构本身具有各异的句法特征,而汉语中动句也表现出另外一类不同的句法特征。以此为基础,本文初步分析了不同语言如何根据各自词库的特征推导出中动结构的基本模式。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中动结构(middle construction)在句法研究中历来是热点(Keyser and Roeper 1984;Fagan 1988,1992;Hoekstra and Roberts 1993;Sportiche 1998,2014;Marelj 2004;Lekakou 2005;Alexiadou 2014),这是因为中动结构在句法以及句法-语义界面领域具有一些独特的表现,具体体现在:1)论元结构:尽管中动结构中的动词为及物动词,但从表层来看,施事(agent)论元缺失,主旨(theme)论元位于主语位置;2)跨语言差异:各语言在动词的形态标记、动词的性质方面存在差异。在生成语言学框架下,相对于印欧语中动结构的研究,汉语中动句的研究并不丰富。本文将汉语中动句置于跨语言研究的视角下,探索汉语中动句的内在结构,另一方面也为中动句的跨语言研究提供启示。

      2.印欧语的中动结构

      2.1 句法与语义特征

      除被动句外,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及物动词带有一个施事论元和一个受事论元,则前者在主语位置,后者在宾语位置。然而,在中动结构中,受事论元处于主语位置,施事论元至少在语音层面不会出现:

      (1)This shirt washes easily.

      ‘这件衬衫洗起来很容易。’

      在以上的典型中动结构中,主语this shirt虽然是受事,却在主语的位置,而施事(即洗衣服的人)则未出现。这样的论元位置对于句法理论来说具有研究意义:无论是词汇取向还是构式取向①,都假定至少核心论元(如施事和受事)的初始位置是固定的(Baker 1988;Borer 2005b;Marantz 2013),有必要研究导致中动结构中论元位置错位的原因。

      语义特征也是中动结构研究的重点。如(1)所示,中动结构的主动词一般是一个动态动词,而动态动词一般情况下表达的是动态事件。但是研究者们都一致认为,中动结构表达的语义是静态的。简单来说,中动结构表达的语义是主语所指代的实体具备某种恒定的性质(individual-level property)。(1)表达的语义是:这件衬衫具备一个恒定特征,即洗起来很容易。尽管洗东西这个事件是动态的,但全句表达的“X具备某特征”这样的语义是静态的。

      2.2 跨语言差异

      印欧语中的中动结构在两方面有差异,即动词的形态标记和动词性质。这两方面的差异可以分别用英语、法语和希腊语为例来说明。在形态标记方面,英语的动词没有形态标记,法语以及其他罗曼语系的语言(如意大利语)中动句的动词带有附着语se,而希腊语则带有专门的非主动态(non-active)标记:

      

      Alexiadou(2014)指出,在英语等日耳曼语的中动结构中,动词依然是非作格动词;而在希腊语中动结构中,动词则是非宾格动词③。Alexiadou(2014)有关英语的结论是基于两类测试。第一类是以raise与rise为验证对象:

      (4)a.John raises his kids very strictly.

      b.The sun rises from the East.

      c.Obedient daughters raise more easily than disobedient sons.(Alexiadou 2014:26)

      之所以使用rise/raise作为测试对象,是因为英语动词在致使(非作格)/反致使(非宾格)之间转换时一般没有形态变化(如break),但raise/rise这对动词是个例外,见(4a-b);(4c)是典型的英语中动句,选用的动词是raise,支持英语中动句动词性质为非作格的观点。

      第二个测试是验证中动句的动词是否能转换为名词词组前的定语性修饰语。非宾格动词一般可以转化为名词词组前的定语性修饰语,见(5b),但英语中动句不可以,见(5a):

      (5)a.*the easily bribing men

      b.the swiftly rolling ball(Alexiadou 2014:26)

      希腊语中动结构动词性质为非宾格。研究者们(Lekakou 2005;Alexiadou 2014)判断的依据是,希腊语中,非宾格动词后的主语(post-verbal subject)的领属名词词组可以经历提取而到达主语位置,见(6a),中动句也可以允许此类提取,见(6b):

      

      3.印欧语中动结构研究回顾

      3.1 对论元结构的解释

      以往针对中动结构论元结构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句法取向的研究和词汇取向的研究。句法取向的中动研究认为中动结构的各类特征都是在句法层面获得,代表性研究是Hoekstra和Roberts(1993)。他们认为,动词的论元结构在底层结构应该遵循“论旨指派一致性假说”(Uniformity of Theta Assignment Hypothesis,UTAH,Baker 1988),即无论表层结构是什么,同一个动词的论元位置在底层结构是恒定不变的,如(1)中的主动词wash的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在底层结构的位置应该是施事论元处于句法结构上方,受事论元处于下方。按照这个假设,无论是受事上升到主语位置还是施事被压制都是在句法转换过程中完成。与句法取向相对的是词汇取向的研究(Ackema and Schoorlemmer 1995;韩景泉2003;Marelj 2004;Reinhart and Siloni 2005)。根据这类研究,在英语这样的语言中,外在论元的压制发生在词库中,即根据某些词库中的规则,一个及物动词转变为不及物动词。我们依然以wash为例,按照词汇主义的研究,词库中的某个操作使得wash被一个抽象的外在论元充实,因此在wash进入句法运算时,已经是一个只需要单一内在论元的不及物动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