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和次年徐宝璜出版经典之作《新闻学》算起,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已大抵行至百年。此间,燕京大学新闻系因其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实践的独特性、卓越贡献和引领地位,而颇受时人和今日学界瞩目。譬如时人刘豁轩在《报学论丛》中称,肇基于1924年的燕大新闻系“虽非中国报学教育的开路先锋;但至少是处于优越的地位”;①赵敏恒则誉之为“远东方面最新式而设施最完全”②的新闻系。今人研究多围绕燕大新闻教育的起源、理念、教学、代表性师生的生平、作为和勋迹展开。譬如林牧茵追溯了燕大新闻系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的“移植”及其在中国的流变;③齐辉、王翠荣④与王晓乐⑤等人讨论了燕大新闻系的专业与通识教育理念、师资与课程配备、人才培养特色;李金铨、⑥王聪颖、孙邦华⑦等人考证了梁士纯、萧乾等燕大新闻系著名师生教书育人或报人报国之始末。 总体而观,有关燕大新闻教育的研究仍处局部介入、连接历史碎片景观的阶段,且主要以教育者的视角重述历史。举凡正规大学教育,从来师生共同成就,故对教育史的重述,唯教育者言论和行迹至上未免偏狭,而应同时获取学生的目光和视角,检视教育的实绩。本文以现存160篇燕大新闻系毕业论文(1927-1951年)为分析质料,即以学生视角弥合前述研究的部分视域剩余,重点呈现和解释如下三个问题:其一,既为专业系科教育,燕大如何理解和履践新闻专业的自主性和特殊性?换成今日的学科话语,燕大新闻系何以确立自身的专业合法性、主体性?其二,假以更开阔的社会历史观照,燕大新闻系何以回应彼时的报界需求、时代主题乃至国际社会的重大议程?其三,作为美国新闻教育模式的“横向移植”者,燕大新闻系在办学宗旨、知识生产和人才训练中如何实现中西互镜和平衡? 一、技术、智识与精神:新闻专业的自主性与存续价值 燕大新闻系因培养了萧乾、朱启平、黎秀石等一批民国名记者和名士而享誉彼时、驰名中外,但对于该系毕业生之确切总量,迄今尚未定论。1950年,燕大编印《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概况》,在“校友调查”中从1927年起统计毕业生,“本系历届毕业生,总计约200人”。⑧此后至1952年燕大正式停办,新闻系划入北京大学进而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数量则未见精准统计。邓绍根基于大量史料清理,统计燕大新闻学毕业生具名者有343人。⑨近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王润泽等新闻史学者从馆藏资料中发掘、整理出燕大新闻系1927-1951年间的学生毕业论文160篇,含英文27篇,约占毕业生总量1/3强。本文所称学生视角,即透过这些毕业论文,从学生的智识和言论一端考察燕大新闻系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如是选择,一则因为现今开展规模化的燕大新闻系毕业生访谈已无可能,二则毕业论文往往直接反映了大学专业教育的品质和实绩。 关于中国为什么要办新闻教育,政治家、学者、报人早有丰富论述,诸如报业实践的需要,启蒙智识和改造社会的需要,服务“德赛二先生”的需要,等等。燕大新闻系学生亦抱持同样信念,深信新闻教育乃新闻事业的支撑,而后者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害。1945届毕业生谢宝珠在论文中提出:“新闻事业在各种重要职业中已占有一席地位,它的影响被普遍承认,而且已成为现代生活进展中的必需品,它的发展是现代奇迹之一,它不但普及一切的文化,并且随地在人类思想及成就上刻下深刻的印象。”⑩1949届毕业生曹百龙则在论文中回溯说,早在燕大新闻系正式开办前,校长司徒雷登就认定“新闻教育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关系”。(11)在设立新闻系的公告中,燕大宣称:“新闻事业握全世界活动之枢纽,为传达思想之文化工具,燕京大学有鉴于此,特设此科。”(12)正是在此背景下,燕大效法密苏里大学设立新闻系,办学宗旨为:“培养报界人才,授与广博之专门知能。”(13) 然而,大学开办一个系科并非易事,最难者当属专业自主性及存续价值问题。1927年,燕大新闻系因财政问题停办,后由主要创办人聂士芬赴美募款成功而于1929年复办。1933年,新闻系财政再度告急,天津《益世报》刊载一则短新闻《燕大新闻学系来年夏即将停办学生出路无办法》,其中谈及聂士芬之态度,云:“该系因经费无着,及其他种种关系,新闻学系不拟再办,主修学生转校转系,概听其便。”(14)校方虽有保全之意,却并无救济之实,可见新闻系的存废并非兹事体大、非办不可。幸好梁士纯后来四处化缘,新闻系得以中兴。来自报界的疑问和挑战亦不曾止歇,时人多有新闻系理应“契切报馆急需”之论。1932年4月,燕大新闻系举办每年一度的新闻讨论周,其中邀请报界领袖、《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演讲。张因在旅行中,未能亲至,便寄了一篇讲稿,开篇便讲到:“我们没有学过新闻学;做了二十年记者,却未曾读过一部新闻学的书。所以凡有人请演讲新闻学,都一概谢绝,现在还是这样;因为实在无智识,不敢欺人。”(15)虽是自谦之语,却也流露出“新闻有学乎”的疑问。不只张季鸾,从晚清到民初,那些“凭一管笔与社会相见”的报界名流,罕有受过正规新闻教育者。 燕大新闻系学生也表达了类似关切。1945届毕业生张如彦在论文中对新闻教育提出了“四问”:何以培养合乎时代潮流的新闻记者?新闻理论与实际如何配合?何以使新闻学系的学生具有特性?何以适合国情?(16)此中第三问,直指新闻专业人才的特质——独特禀赋、素养和能力。其时26岁的张如彦提醒说:“新闻教育者不应以‘无冕皇帝’等甜言蜜语引诱学生,因为这样最容易使学生想入非非”,(17)而一旦学生遭遇艰苦的实践,便可能失去对新闻事业的兴趣,更难坚守岗位而历久不变。这一问题仍在困扰今日的学生,为什么要学新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