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能源审计与评价工作要求相关审计人员对煤炭企业在能源管理和后期利用等生产和财务方面进行严格审计,并从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的经济、环保、成效等角度进行实质性评价。现阶段,我国煤炭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能源损耗较大,有效利用率较低。考虑到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能源生产、运营管理、节能环保等环节的特殊性,现有的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煤炭企业审计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方法进行创新研究。但是,国内外相关学者主要研究了煤炭企业能源审计的利用状况、审计内容、审计步骤、环保分析,还没有细致地展开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能源生产与管理的实际运营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新能源发展的科学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审计理论,提升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等,对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审计的实际运用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一定要符合相关科学性客观规律,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既有实物量指标,又有价值量指标。按照科学性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比较全面合理地对我国煤炭企业的能源利用及节能环保进行评价,进而实现科学审计的目的。 (二)全面性原则 建立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切实根据我国煤炭企业的行业特征、发展规模、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等特殊内涵,从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出发,以审计目标为中心,明确我国煤炭企业审计评价指标的获取环节,并进行资源整合及完善,从而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保证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尽可能涵盖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审计的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保证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审计各项事宜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三)可比性原则 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具体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可比性,遵从可比性原则,保证指标之间彼此不冲突、不交叉,满足煤炭能源审计的多层次要求。例如,评价指标可以按照历史时间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按照国内外煤炭企业级别进行横向比较。 (四)客观性原则 建立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煤炭企业的实际能源生产与运营管理为依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满足客观性原则,充分体现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审计的生产、管理、节能等现状,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五)实用性原则 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在相对合理的生产管理基础上实现,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所选相关指标必须充分满足审计的适用性,体现出煤炭企业当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并考虑指标体系后期的延长性和发展潜力。 三、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建立的煤炭企业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能源管理评价指标、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效果评价指标。 (一)能源管理评价指标 煤炭企业能源管理评价指标是强调煤炭企业的能源生产与经济、环境、社会相适应,在确保煤炭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行之有效的能源计划、组织、监督等方法完成煤炭能源的妥善控制。煤炭能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煤炭能源进行全面统计,监测煤炭能源的运行效率,提高煤炭能源利用率,保证社会发展所需煤炭能源的正常供给,维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煤炭能源的有效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制定并积极落实相关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因此,本文将煤炭能源管理审计评价指标划分为:能源管理规定审计指标、部门建设配备审计指标、人力资本投入审计指标和能源数据整理审计指标。 1.能源管理规定审计指标。能源管理规定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能源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相关章程、条例及规则。是煤炭企业相关组织和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能源管理行为准则。一般而言,能源管理规定审计指标包括:能源管理规定的及时性、能源管理规定的完整性、能源管理规定的传播力、能源管理规定的认可度、能源管理规定的遵守度、能源管理规定的弹性等。煤炭企业能源审计人员综合利用比较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数核定,然后进行客观评价。 2.部门建设配备审计指标。部门建设配备审计指标主要是针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部门。本文认为,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部门对煤炭生产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部门建设配备需要依据部门级别、办公场所、部门架构、部门产品线等方面进行指标设定。因此,部门建设配备审计指标包括:部门独立、部门权限、办公场所、领导重视、领导级别、组织架构、职责明确等。 3.人力资本投入审计指标。人力资本投入审计指标是煤炭企业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能源管理审计考察相关企业工作人员配备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体现。因此,人力资本投入审计指标包括:人员专职化、人员奖惩机制、人员配备充足、人员培训次数、人员培训级别、人员协调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