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包括循环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资源低碳利用等在内的新型农业项目得以启动和推广。在新型农业项目经营实施过程中,能够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借助“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的契机,我国新型农业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新型农业项目绩效进行深入分析、对其推广现状和最终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促进新型农业项目的开展和推广,不仅要在政策领域给予农村和农业企业更多优惠和倾斜,还应确保资金的规范和安全,借助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针对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原则和现实瓶颈进行分析,对审计机理的标准要素、行为要素和结果要素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多个层面给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1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原则与瓶颈 1.1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原则 对新型农业项目进行绩效审计,需要在构建和完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把握以下原则: 1.1.1 全局性原则 在针对新型农业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时,应该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重,在指标体系设计方面需要把对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加入到指标体系当中,同时要重点突出绩效审计的过程,并把关键指标落实在新型农业项目发展成效的考核方面。 1.1.2 可行性原则 在对新型农业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不同地区对新型农业项目的需求存在梯度差异的特点,在开展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过程中,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体现对资金、政策、人才的实际诉求,使得绩效审计能够顺利实施。 1.1.3 合理性原则 在审计中需要对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进行合理分配,对定量指标的权重进行客观分析,使得审计工作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1.2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瓶颈 新型农业项目是国家借助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形式支持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项目,相关资金源自中央预算和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以及金融机构贷款等,绩效审计时常面临以下瓶颈: 1.2.1 绩效审计的标准缺位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对我国农业项目进行绩效审计的标准已经使用多年,但对于“新型农业项目”却缺少特定的根据。因此,在对新型农业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时,如果继续沿用之前的标准加以评判,就无法突出不同农村地区、不同新型农业项目的特点。当前各地区对资金绩效审核的指标设置过于雷同,指标设置没有全面考虑到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 1.2.2 绩效审计结果透明度缺位 绩效审计的透明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对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的作用。但是,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不能为资金绩效审计提供完善详细数据,对资金使用情况大多采取定性描述,使得很多地区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流于形式,不能为实际工作的改进提供帮助。 1.2.3 绩效审计指导性缺位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审计部门过于关注审计过程本身,并没有依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不能为有效提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有效的针对性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绩效审计的初衷。 2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机理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2.1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机理组成要素 2.1.1 农业项目绩效审计行为 首先要重视审计人员的行为,审计人员的认知心理与决策行为会对审计活动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除了要体现规范性和合理性外,还应对其中可能出现的主客观风险进行充分估计。这样,才能保证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信息能够对项目实际绩效进行客观反映和描述,审计结果才会通过书面审计报告的形式指导新型农业项目实践。 2.1.2 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结果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结果能够充分反映项目实施的实际绩效。其中,绩效审计结果分为一般结果与具体结果两类。一般结果能够体现新型农业项目的开展是否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反映的是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的普遍性与共同性等特征,为新型农业项目的发展和绩效审计工作指明方向;具体结果能够体现出新型农业项目的特殊性和绩效审计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等方面内容。 2.1.3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标准 对新型农业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时,标准的制定需要能够反映出对新型农业项目绩效的能量,其目标在于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提升农民收入,消减对农民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的侵蚀。因此,要按照新型农业项目的地区与时间要求,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界定和审定绩效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农业项目的绩效指标要体现对农民群体的关注,并充分考虑新型农业项目容易受到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的事实,在项目绩效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必要的“滞后性”,原因是有些结果要在相当长的农业生产周期之后才能够凸显出来。 2.2 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机理的影响因素 2.2.1 审计信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