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为上币”到“银钱两权”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昉,徐永辰,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王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永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晚明白银流通思想是中国古代货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银内流后,传统货币思想陷入国家丧失货币发行主导权的理论困境,子母相权理论则失去调控白银流通量的有效性,推动了白银流通思想的形成。本文基于货币国家化理论和竞争性货币理论,将货币思想演变和货币制度变迁置于流通性和稳定性的交换媒介二维属性框架内,探讨晚明白银流通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演变过程。文章梳理了晚明社会讨论白银流通的不同观点,为现代货币理论研究提供历史的案例,也为加强管理主权货币通货膨胀、提升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提供有益的现实启示和建议。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1 期

字号:

       货币思想和货币制度是研究流通货币的一体两面:货币思想之争往往折射出货币制度的关键属性,货币制度变迁又牵引着货币思想演化。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间,随着海外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推动白银取代铜钱、纸钞而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引发晚明社会的广泛讨论。

       回顾学术史笔者发现,关注晚明货币思想流变并深入探究者较少。第一,现有文献着重考察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过程,对货币思想演变的来龙去脉不够重视。①货币思想和货币制度相结合是近几年的研究范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思想分歧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②第二,支持白银流通的观点少有详尽梳理,难以展现时人的思想全貌。为数不多的有关晚明货币思想史研究都集中于分析反对白银流通的观点。③第三,划分货币金属主义和货币名目主义的研究方法将赞同用银和赞同铸钱的政策主张归入货币金属主义,将赞同印钞的政策主张归入货币名目主义,模糊了三者起伏消长的互动过程,不易解释不同政策的内在关联。④

       本文借鉴现代货币理论,将货币思想演变和货币制度变迁置于流通性和稳定性的交换媒介二维属性框架内,辨析晚明白银流通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政策意义,并进一步考察思想争鸣与经济制度的背反现象,试图揭示晚明白银流通思想逐渐向边缘化演变的原因。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历史合理性建立在一个兼顾流通性和稳定性的互利均衡基础之上,外银内流彻底打破了宋元时期铜钱和纸钞的循环困局。复合型白银流通制度的设计思想是货币国家化理论和竞争性货币理论的折衷,其政策意义是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晚明白银流通思想在演变过程中凸显自由放任色彩,认为明末“银荒”是生产力困乏所致,并且因为反对钞法而被主流货币思想边缘化。本文同时有助于认识货币本质、思考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希冀为政府管理通货膨胀、提升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深入研究晚明白银流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一方面,复合型白银流通制度的折衷特质为现代货币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历史参考。事实上,政府锚定主权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国家化理论未能长久解决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罕有长期流通的竞争性货币。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和流通货币价值稳定都是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现代货币理论发展可从复合型白银流通制度的设计思想中汲取智慧。另一方面,晚明货币思想演变和货币制度变迁为政府管理通货膨胀、提升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能力提供了现实启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货币的流通性和稳定性是市场参与者的理性选择,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保证。政府应充分考虑物价水平波动和民众通胀预期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这是晚明货币思想演变为当前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的重要镜鉴。

       一、晚明白银流通思想的形成动因:外银内流与传统货币思想的困境

       明中期以前的流通货币主要是铜钱和纸钞,市面上的白银非常有限,探讨白银流通的言论仅是些零星散语。有关这一问题的大量讨论集中出现则是在十六世纪美洲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之后。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外银内流是晚明白银流通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基础

       中国非产银大国,海外白银涌入中国对国内货币流通制度产生了颠覆性影响,“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⑤。当时使用白银的盛况是前所未见的:不仅“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⑥,而且“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⑦。全汉升(1968)、梁方仲(1989)、傅衣凌(1993)、刘光临(2011)等人对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做了诸多研究。由于依据的史料不同,各位学者的结论略有差异,但有一点是毫无争议的:明代涌入中国的海外白银数量大大超过了国内白银存量和每年白银开采量。秦汉以降,货币思想讨论聚焦于铜钱、纸钞的流通弊端,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思想则从未有之。如此大量的白银涌入势必引发晚明社会针对白银流通的相关讨论。

       (二)传统货币思想无法接受政府丧失白银的货币发行权

       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传统货币思想的典型特征。《管子》提出了“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⑧的观点,此后传统货币思想一直把钱视作“亡用器”、“人主之操柄”⑨。自汉武帝悉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造,货币发行权一直由政府垄断,宋元时期的纸钞亦由政府印制。然而晚明流通的大量白银并非由政府开采铸造,政府非但不禁止白银流通,反而改国家赋税征收白银,这意味着政府默认放弃垄断货币发行权。嘉靖后期政府赋税对白银的依赖愈发严重⑩,文官阶层担忧放任白银流通终将导致国用不足。进士靳学颜以此为由强烈反对白银流通:“钱者权也。……军国不足则制之。此经国足用之一大政也,奈何废而不举。”(11)可见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的传统理念与白银流通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关系。

       (三)利用子母相权论和轻重论调控白银流通量的货币政策近乎失效

       单旗的子母相权论和《管子》的轻重论奠定了古代调控货币流通量和物价水平的理论框架,宋代管理纸钞还衍生出称提之说。子母相权论和轻重论调节货币流通量的形式是“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12),其有效实施需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政府拥有非常雄厚的货币储备。(13)随着朝贡贸易衰落,明穆宗被迫解除海禁,政府欲储备白银也须求诸民间对外贸易的渠道。当时的情形是:“江南富室有积银至数十万两者,今皇上天府之积,亦不过百万两以上……是不过数十里富室之积足以相拟矣。”(14)显然,“子母”“轻重”理论已经不能控制白银敛散。民间白银积累足以和政府相抗衡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如何调控白银流通量也是传统货币流通思想的一大理论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