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宏云,男,法学博士后,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教授。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新路径,也为两岸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传统“大一统”观为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留下了丰富的理论、实践财富,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留下了宝贵的政治、法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遗产。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事业,除了运用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国家、国际法等外来话语,还要从“大一统”观这种本土话语中探寻思想源泉和统一路径。“大一统”观的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大一统”观对“天下一统”的秩序设想以中央权力为中心,运用文化、伦理、权力、利益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形成一个尊卑有序的共同体。“大一统”观的共同体思想为构建两岸共同体奠定思想文化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经阶段。两岸之间通过构筑共同体的方式,加深彼此了解,增加政治互信,循共同治理之路,逐渐释放彼此的内部治理权力交予共同体来治理,从而产生“共同认知领域”,形成两岸共同体发展之路,这是形塑两岸集体身份、共同利益和共同制度的现实可行路径。随着两岸和平发展的深化,两岸会出现越来越多更高层次、更多领域的共同治理机制。两岸可以在货币、文化、经济、身份、安全、国际空间等议题上达成高于两岸管辖权的政策。两岸共同体建设可以围绕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安全、军事等主题有层次、有顺序地进行。建构两岸共同体可以扩大和深化两岸在法律、制度和价值等领域的认同基础,可以作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过渡模式。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8)05-0038-10

       一、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概念,立即引起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开启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并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也为两岸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新思路。目前研究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论文较多,但是很少有从传统“大一统”思想的角度研究两岸共同体的建构路径。

       “大一统”是一种天下一体的共同体观。“大一统”观对“天下一统”的秩序设想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中央王朝以文化、伦理、权力、利益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形成一个尊卑有序的共同体。“大一统”的共同体思想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天下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是一个统一整体。《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秦朝建立后宣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都表达了天下在地理上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二是天下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天下的政治权威具有唯一性。天下的地理一统性必然要求受命于天统治天下的王权必须具有唯一性和至高无上性。天下具有一套独特的权力结构。“天下一统”的权力结构起源于商周时期的“王畿”与“外服”制度。诸服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对中央王朝履行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义务。以中央王朝所在地为中心,四散辐射拓展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的行政区域,即王畿、诸侯国区域、羁縻部族、藩属国区域、慕义酋邦和荒远酋邦。三是天下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古代)中国是一个国家,但它不同于近代的民族国家,它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或者称之为‘文明共同体’,它有独特的文明秩序。”①“大一统”的共同体思想为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留下了宝贵的政治、法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遗产。

       两岸关系学术界长期受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有忽视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吸取学术营养研究包括两岸关系在内的中国问题的倾向。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冲击——回应”模式认为,西方力量对中国停滞不前的传统具有决定性的改造作用,中国社会只不过是西方现代化力量的波及对象之一,从中看不出中国历史有自生自发的转化和创新能力。“冲击——回应”模式把中国内部的变化完全归结于“西方的冲击”,从而忽视了从中国人自身立场出发理解历史真相的可能性。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地区史”开始反思“冲击——回应”模式,强调中国传统和社会因素在西方世界控制之外的独特意义,特别强调在传统影响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自身逻辑。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艾伦·卡尔逊(Allen Carlson)2013年发表论文认为当今中国在处理两岸关系和周边国家关系问题时,除了运用主权、国际法等话语外,逐渐重视运用中国传统“天下一统”的“大一统”观,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这一政策思路必将对正在变动中的两岸关系及亚洲安全秩序产生深远影响。②

       本文以继承“大一统”之共同体思想,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为主要内容,在研究思路上企图摆脱西方话语,从传统中华文化宝库中寻求新思想、新思路。“大一统”观对构建传统中国、巩固和扩大传统中国的国家统一起到了重大作用,它必然蕴含了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密码”,这对当今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必将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大一统”观的共同体思想

       (一)“大一统”的基本内涵

       《辞海》“大一统”词条的解释为:“大,犹言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后世因称封建王朝能统治全国为“大一统”。”“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孔子作《春秋》,在记载列代周王即位时总是冠以“王正月”字样,对此,《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后代学者对此段经文有进一步的诠释。西汉大儒董仲舒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唐代学者颜师古进而解释:“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因此,“大一统”的本义就是以周朝天子为核心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使中国完成真正的政治统一。

       “大一统”观的核心思想是天下必须统一于单一的政治权威。《论语》写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全国一切重大活动的决定权都应掌握在最高统治者“天子”手中。孔子所追求的天下一统之“王道秩序”,本身就有着历史的积淀。虽然缺乏完整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大致知道,华夏民族居住地区从夏朝建立时起就逐步融合为一个政治统一体,商朝和西周延续了夏代奠定的统一格局,只是在进入东周之后中国才逐渐陷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但即便在东周时期,“一统”仍然是一种主流的思潮,因此当时流传着一首著名的诗歌,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同时代和稍后时代的学者,大都也倡导“一统”思想,如孟子在回答一位诸侯“天下恶乎定”的提问时,很干脆地回答“定于一”。天下统一于单一政治权威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宁。中国封建时代几个著名的太平盛世,无论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及“开元盛世”,还是明朝的“永宣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无一不是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出现的。这些历史经验,使大多数中国人往往笼统地把“大一统”等同于国家的“统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