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价值的实现路径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温航雄,西安工程大学审计处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近代产权关系的发展和监督职责缺失下受托责任的延伸,特别是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权关系明晰化和责任界定的需要,审计制度逐渐确立并日趋成熟,审计监督也延伸至经济活动和事项的所有环节,成为所有者(或管理当局)权益保护和经济活动公平合法实施的重要监督程序。无论在政府审计层面、社会审计层面,还是在内部审计层面,全息性地发挥审计的功能和价值,成为审计实践的重要目标和价值指向。

      对于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审计而言,审计实务界试图通过具体的审计实践和判断审计组织与成员的独立性水平,来寻求审计价值的实现路径。相较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略显不足,内部审计从业者立足于具体的审计实践,孜孜追求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路径,以在根本上弥补内部审计天然的缺陷和不足。

      二、审计价值考证与践行

      (一)历史考证

      审计的符号在我国源远流长。周时“宰夫”之职,秦汉“上计”之制,隋唐“比部”之官设,至宋时设“审计院”,审计之形式、建构、正名得以完备,元明清“御史监察”兼具审计之职。民国时设“审计院”,颁《审计法》,在其六法体系中,载审计之法于国家根本大法,以监审合一之立法形式规定审计职权,构建审计法框架体系。

      中央苏区时期构建了审计制度和职能,并颁布了《审计条例》。但直至1949年之后的34年,我国仍未设独立的审计机关,而是将审计监督职能置于财政部门之中,其职权履行和独立性难以有效实现。1982年12月颁布的《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自1983年9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到社会审计的逐步发展和内审机构的逐渐健全,审计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审计职能及其价值的演进

      基于受托责任,近代西方的审计发展和演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本质是在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计,独立性是其基本的特征,其具备了独立的职能和价值,为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审计职能与审计价值是同一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不同的追求形式,体现了审计的内容和基本内涵,其在本质上是所有者或管理当局权力的延伸,在实践中作为一种监督形式存在,用以维护所有者主体利益。

      基于历史考证,审计职能的传承大致遵循了“古代审计职能的雏形发端——近代审计制度的雏形发端——基于受托责任的审计职业兴起——基于宪政法律基础和现代产权关系成熟独立的现代审计制度”的演进历程;其在心理特征和价值追求上遵循了“自发(自然产生)——自觉(职业化)——规范(制度化)——内化(行为准则)”的价值实现路径。

      (三)审计价值的发展阶段

      审计价值作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精神追求,要求进行客观判断和公正裁判,使客观可能性与客观事实在结果上存在一致性,这也应当成为审计机构及其成员最高的境界和价值诉求。通过审计发展历程的演进可以看出,审计价值的实现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职能发端及行为识别阶段。审计是一种独立的职业形态,与会计、管理以及其他监督职能分离后,审计从业者和理论研究者在职能划分和明晰权责的基础上,逐渐将审计行为与管理行为、审计行为与会计行为、审计行为与其他监督行为进行识别和界定,划分行为边界,寻求审计职能独立。

      2.制度发展及职业化阶段。在实现审计职能独立后,审计实务界和理论界进行了有效的机构设置,逐步实现独立的审计岗位职能或独立建制,形成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格局。同时,在《宪法》、法规制度、审计准则、审计操作流程和审计指南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立法和制度设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审计职业化专门机构与执业群体,积极寻求审计形式独立。

      3.行为模式。随着审计机构和制度越来越健全,审计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需要在形式上设定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指引审计行为的目标和价值追求,进而寻求审计精神独立。将审计规范和理性价值内化于审计主体及其成员的行为心理层面,逐渐成为一种自觉遵守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三、审计价值实现的基本要素

      审计价值作为审计职业重要的价值观评判标准,在满足理想的假设条件下,能够有效实现其终极价值。但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主客观条件和现实存在要素的局限,成了阻碍审计价值实现的瓶颈。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积极探索审计执业的制度、程序、行为选择、手段和方法,并试图把影响审计价值实现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通过系统重构来弥合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和分歧,寻求审计价值实现的路径。审计价值实现的基本要素如下:

      (一)判断与主观能动性

      判断和主观能动性是审计实践的主体性要素,包括审计主体和审核对象主体。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判断贯穿于项目立项、论证、程序设定、衡量标准、事项认定、授权设定、实质性审核、符合性测试、系统复核、评价等不同的环节和层次,是对经济事项和审核过程及结果全息性的主观性评价,其客观性水平是衡量结果客观性的基本标尺。但判断活动在兼具客观性的同时,更加需要审计主体及其成员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凭借主观能动性予以实施。而在实践层次,由于专业素养、执业经验和修养水平的差异和局限,难免造成判断的差异,导致追求客观公正结果的审计价值往往难以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