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与“学科”双重属性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宁继鸣,男,山东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传播、语言经济理论,E-mail:jmning@sdu.edu.cn(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内容提要:

新时期,具有“事业”与“学科”双重属性的汉语国际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和机遇期,但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和适应期。需要客观理性、审慎分析环境和政策变化带来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从历史、发展与进步的视角,辩证反思双重属性带来的资源、问题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通过建构驱动模型,研究分析得到初步结论:双重属性带来的优势十分明显。但长期以来事业、学科、专业等发展指标权重不均衡不充分,造成事业(行业)发展的繁荣景象,掩盖了学科意识的薄弱、学科属性的模糊、学科建设的缺位,以至于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需求和预期,影响到事业发展的基础与需要。从时代与观念意识等5个方面提出观点和看法: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科学分析理性研判“走过的路”;秉承解放思想精神,深刻理解国家意志与战略的重要性;尊重学科建设规律,彰显学者与高等院校的学术贡献;强化教育事业功能,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进程;突出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顶层设计实现结构性改革调整。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3 期

字号:

      2018年,国家出台了两个与汉语国际教育密切相关的“指导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①前者提出“加强力量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意味着汉语国际教育的重点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注重内涵提高质量。我们理解注重内涵、提高质量的关键是其学科建设。后者提出高校要“转变发展模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该意见已成为目前中国高校普遍遵循的办学理念和战略规划,深刻影响学校“资源配置与政策导向”。在这个大背景下,具有“事业”与“学科”双重属性的汉语国际教育,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和机遇期,但也将是一次新的挑战和适应期。需要客观理性、审慎分析环境和政策变化带来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从历史、发展与进步的视角,辩证反思双重属性带来的资源、问题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

      二、汉语国际教育双重属性的产生和演进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演进,学科的属性和定位等,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做了细致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很多颇有建树的思想和观点。在这些论述或文章中,人们可以领略到王力、吕叔湘、朱德熙、吕必松、程棠、鲁健骥、张德鑫、刘珣、邓守信、潘文国等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初创及成长时期的思想和观点,他们的许多分析和判断,至今仍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2007年是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方案,北京大学等24所培养单位开展该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开始走向新的阶段。但学者们同时注意到,与事业发展相比,学科建设相对滞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现象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探讨:一是对学科属性与定位的理解与判断;二是对学科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的分类与界定;三是对学科与专业发展困境与症结的反思。其中学科定位和属性的讨论最为热烈,争议也最大,涉及汉语国际教育的事业和学科双重属性及其关系问题。

      许嘉璐(2012)指出,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汉语国际教育已经7年,现在要进入一个新的攻坚阶段。新阶段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人才;二是转变观念;三是要有措施。他特别指出,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说起来似乎只是课堂的转移和扩大,但其对教学内容、方法、工具以及评估等都带来了必须要实现的革命性改革。我们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受到的局限,不是老师和学生造成的,而是与大学和院系以及学科的设立有关。陆俭明(2004,2016,2017)指出:十多年来,汉语教学,从事业的角度看,发展迅速;但从学科的角度看,进展缓慢。目前绝大多数开展汉语教学的学校,从负责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到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普遍不强,不注重汉语教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整体建设;不注重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为建设汉语教学学科服务。他认为,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与有关部门对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对汉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对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缺乏清醒、正确的认识有关,也与我们的培养模式有关。由于体制、政策和认识等原因,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尽如人意,年轻一代教师的质量令人担忧。学科建设对于培养和培训称职的汉语教师至关重要。

      在学科建设的路线和框架问题上,赵金铭(2008)提出,方向和成果是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来说可分为3类: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基础性研究要以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原创性成果为目标。应用性研究要以反映现实教学和学习需要、能产生切实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技术、方法、措施为对象。对策性研究,主要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为制定或完善相关政策起咨询作用为目标。崔希亮(2015,2018)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它与国际上的学科体系无法直接对应,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也摇摆不定。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理应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无论是“985工程”“211工程”还是“双一流”建设,它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直接后果就是这个专业的发展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难以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因此,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概念或内涵的研究与分析,在业界存在着多种理解、预期或判断,尚未达到思想统一或目标实现,但由于多种视角的切入以及不同理论和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与发展设想不仅丰富多彩、扎实有趣,而且使人深切地感觉到几代人对事业与学术的孜孜不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其中很多观点、建议和构想可见于但不限于王路江、崔永华、周小兵、李晓琪、李向农、贾益民、王建勤、赵世举、李泉、张建民、吴勇毅、张旺熹、卢德平、朱瑞平、吴应辉、吴中伟、孙德金、王添淼等众多学者和专家发表的文献。②在学者的眼中,汉语国际教育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定位,以及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有一种观点,取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和高度共识,那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跟国家的发展、国际风云的变幻,以及我国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息息相关”(赵金铭2006)。这个共识,既源于之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更与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孔子学院密切相关。无论是数字统计还是经验总结,或是海内外的普遍存在与切身体验,都可以证明:汉语国际教育为培养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

      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而正是这种“焦虑和不安”带来的张力与反思,成为学科建设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归属不确定、体系不完整,硕博阶段的教育至今未独立成建制纳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③从其大规模多层级办学实践的角度观察,这种现象看上去不太正常。如果说,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找到某种原因,将之视为一个“过渡期”,那么发展至今,这已经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