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结果连词之间的区分是汉语界常讨论的问题之一。赵新①,郭继懋②,姚双云③等均曾著文阐述“所以”“于是”“结果”等常用结果连词的语义区别,但此类研究多从主观语感出发,缺少客观数据支持分析,也缺乏系统理论。其区分标准中,常常涉及“说明性”“推论性”“现象、行为”“认识、推断”等概念,这与沈家煊④所提出的“行(content)、知(epistemic)、言(speech-act)”三个语义域中的“行域”(行为、行状)及“知域”(知识、认识以及推断)一致。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借助较为成熟的“三域”理论对常用结果连词进行计量统计,根据连词的常用语义域对结果连词进行区分。 另外,行、知、言三域的主观性⑤大小不同⑥,一种语言中最常用的结果连词之间一定在主观性上存在差异⑦,因此,本文认为结果连词在三域上的使用差异,主要受到主观性大小的影响。 那么,汉语常用结果连词的使用域是什么?它们的主观性大小有何区别?主观性大小是如何影响其使用的语义域呢? 本文参考崔建新、张文贤⑧对不同语体连词使用频率的调查结果,调查6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结果连词(所以、因此、于是、因而、可见、结果⑨)的使用域和主观性大小。由于因果分句间也常用无标形式,因此,本文也将对零形式进行分析。 二、“三域”的细分 Maat,H.P.& Degand,L.⑩将因果关系“三域”中各域进行了细分,如下: 1.行域(content relations) 包括非意愿性(non-volitional)行域和意愿性(volitional)行域。 (1)非意愿性行域 指现实世界中完全客观,无观察者参与的语义域,几乎无主观性。如自然现象: 1)The sun came up.As a result,the temperature went up.[太阳出来了,(所以)气温上升了。] (2)意愿性行域 指结果分句中,行动者进行了某种行为,如: 2)It was 12p.m.She/I went home.(晚上12点了。她/我回家了。) 例2)中“晚上12点”并非回家的理由,“晚上12点太晚了,应该回家”的认识,才是理由。可见,意愿性行域的原因分句,虽陈述客观事实,却隐藏意识主体对事实的认识和判断。说话人同时也分享了意识主体的心理过程,和意识主体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知域(epistemic relations) 可分为因果(causality-based)知域和非因果(noncausal)知域。 (1)因果知域 指基于现实事件所得出的推断,如: 3)It had rained continuously for two days.Peter thought the tennis court would be unplayable.(连续下了两天雨,皮特认为网球场应该不能用了。) 4)It has rained continuously for two days.The tennis court will probably be unplayable.(连续下了两天雨,网球场应该不能用了。) 例3)中“皮特认为网球场应该不能用”是皮特(意识主体)的心理推断。例4)中意识主体未出现,结果分句是说话人的推断。 (2)非因果知域 在因果知域中,现实事件给推论提供支持,现实中的因果关系(原因导致结果,先因后果)和推论方向一致。在非因果知域中,存在两种情况:(1)现实中的因果关系和推论方向不一致;(2)现实因果和推论无关,如: 5)The snow is melting.The temperature must be above zero.(雪在融化。温度一定在零度以上。) 6)His twin brother is very tall.He will probably be tall too.(他的双胞胎兄弟很高,他也可能很高。) 例5)为由果溯因,事件发生顺序应为“温度零度以上→雪融化”,和推论顺序相反。6)为相似推论(analogy,P导致A,Q和P相似,Q也可能导致A),并非事理推论。 知域中,说话人从意识主体的视角进行推断,或者说话人即意识主体,两者之间距离小,主观性强。 3.言域(Speech-act relations)(11) 指为交际需要而产生的言语行为,如: 7)There is a good movie on.Did you already have plans for tonight?(有一部好电影上映了,你今晚有别的计划吗?) 例7)的结果分句并非原因分句的结果或推论,而是说话人对听话人进行“邀约”的言语行为。 言域中,因果关系的建立基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共同认识,如7)“一起看电影”。说话人和意识主体为同一人,没有距离,主观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