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这会影响到审计主体对审计工具的运用,更会对最终审计成果质量带来隐性冲击。这是因为,按照社会交换理论,在人类社会的雇用体系内,倘若员工感知了组织责任履行效果较好,组织也因此为员工提供了较高的报酬或者关心员工的成长,抑或是为其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机会(比如晋升、外出培训、进修等),就会激发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履行工作任务,其义务感与意义感也会因此而增加。但是,倘若员工认为组织责任未能履行或者履行效果较差时,就会产生心理契约违背。这样,员工对组织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依附就会不同程度降低,情感承诺水平也会大打折扣,无法积极投入工作当中。在这方面,王士红、顾远东(2012)分析了国家审计人员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知识共享行为;吕杰(2017)从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对象的视角探讨了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心理矫正问题;张竹林、施建军(2017)针对心理契约违背、情感承诺与降低审计质量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李洁(2018)分析了审计心理在审计活动中的应用,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冯醒晨、马洪林(2018)进一步对审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审计人员心理活动及其类型 按照经验,审计人员对所在组织的情感承诺水平越高,就越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认同与情感依附,愿意为组织做出更多努力,也能够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审计行为,消减影响审计质量行为的发生概率。 (一)洞察心理 按照经验,在审计实践中存在两个收集证据证明力较弱的方法——询问和观察。一般来说,这两个程序并不会保证审计人员收集到客观、可靠、真实的审计证据,却可以协助审计人员观察到可疑的事实。比如,一旦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洞察心理,就能够观察到审计对象责任人的举止存在异常,借此可以洞察到一些值得怀疑的问题。再如,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对象非责任人进行询问时,单纯凭借对方口气就能够洞察其中存在的值得怀疑的问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习惯与生产经理沟通采购问题,向一线工人询问财务问题。借此,可以了解到审计对象财务报表中列式的产成品数量不合规问题,也能借此获得更为有价值的审计证据。 (二)怀疑心理 审计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怀疑态度和怀疑精神,也就是要在审计实践中保持质疑的习惯,借此收取证据和出具审计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对所有管理层给出的财务资料保持警惕心理,以便最大限度地规避审计风险。此外,怀疑心理需要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比如,在审计准备环节,审计人员要怀疑审计对象提供的全部财务和内部信息的真实性,将审计风险消解在初始阶段,防止在评估时让错误一直延续。再如,在设置重要性水平的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看其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发现重大错报,也能够消减审计风险水平。 (三)谨慎心理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审计谨慎态度,即在对审计对象或者公众委托的审计业务开展工作时要做到勤勉尽责,而对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要始终保持谨慎意识,在必要情况下要通过公证、合理、客观的态度对审计证据加以搜集,以便能够通过客观的职业判断对审计对象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人员的审计谨慎心理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分别,审计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点分析和研判,一旦缺少了审计谨慎心理,在询问审计对象财务人员有关现金数额时,就会被对方的敷衍了事而瞒天过海,最终给出的审计意见也必将有失偏颇。 二、审计人员心理契约违背与审计质量的关联性解析 审计心理作为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必备的心理活动,关注的是心理学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审计人员是审计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对于改善与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为提升审计绩效,充分发挥审计功能,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积极的心理态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满意度投身到审计实践中。这是因为,审计人员积极的心理契约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能够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 (一)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又称为心理合同,自20世纪中叶被引入到管理领域之后就在学术界、理论界和实践界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在学术层面上,心理契约指的是组织员工和组织之间隐藏在各自内心对对方所持有的各类期望的集合,也可以视为员工和组织间的内隐协议,通过许诺、信任、知觉的形式表现出来。此外,心理契约不单具有期望属性,还涉及对责任、义务的承诺和互惠。因此,心理契约一般被划分为三个维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与发展型责任。对审计人员来说,其心理契约指的是审计机关为审计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审计人员可以借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和潜能,审计实践能够处在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之中,有着很强的成就感、幸福感与满足感。 (二)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作为审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审计实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审计质量的行为时有发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审计行为,而基于这种行为获得的审计证据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不够充分,方向上甚至也可能是错误的。这样一来,就会极大威胁审计质量甚至影响到审计人员的职业声誉和审计机构的形象。对于这一问题Malone与Roberts针对审计人员的个性特征、职业特征和审计机构的质量控制与复核程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审计机构的结构和审计人员的心理契约会对审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审计机构放任审计人员降低审计质量的行为,就会由此而让审计工作进入到恶性循环,这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