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审计范围广、内容多与审计现场时间较短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如何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准确掌握总体情况、发现疑点和问题线索,是审计人员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将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分析总体情况、对比各类资源数据、分析环境污染状况等审计实践中,并从审计实例入手,探讨大数据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运用。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叠加分析 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数据实施叠加分析,能够对两个重要事项进行对比判断:一是核实资源数量的真实性;二是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 具体工作中,首先需获取相关电子数据,从国土部门获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现状等shp格式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一般为图片格式),从林业部门取得森林资源档案数据(shp格式,不同省份数据名称可能不一致)。之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两个部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比对,确定重叠面积和疑点区域,选择部分重点可疑区域进行延伸调查,与被审计单位一同确定资源现状。如在某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审计组将基本农田与林地数据叠加分析,对形成的重叠区域进行延伸调查发现,该县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有数千亩为林地;进一步查核了解,上级政府在实施绿色工程过程中,要求该县植树,该县却在没有植树空间的情况下将树木种植在基本农田上,导致基本农田面积减少,造成基本农田约束性指标未完成。审计指出该问题后,地方政府重新划定了基本农田范围,保障了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草原资源也可按照上述方法与土地、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草原资源大幅减少、退耕还草工作未收到成效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叠加后可能重叠面积较大,审计人员无法全部实地踏勘,可以协调测绘部门进行影像比对,或通过购买中介协审服务的方式获取。 矿产资源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叠加分析 按照相关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严禁采矿。但由于各职能部门间衔接不到位,可能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规设立或延续探矿权和采矿权的问题,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极大破坏。 具体工作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查找问题线索。首先获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数据,数据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管部门获取相关数据;二是在个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时间较早、仅有图册而没有电子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到发改部门调取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电子数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禁止开发区中包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到国土部门取得矿业权审批的电子数据,采取数据叠加分析比对的方式确定疑点区域,对重点事项进行延伸审计,主要关注采矿权设立后,开矿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影响。 在叠加比对环节需要注意,矿业权审批数据应调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新设或延续的矿业权,也可以考虑调取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审批的矿业权。如在某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审计组通过上述方法发现,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和延续的采矿权内,有近百个采矿权分布在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审计人员对其中某个石矿进行延伸发现,该石矿因大幅开采,已严重破坏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审计指出问题后,该矿业权主涉嫌非法占用林地被立案调查。 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叠加分析 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边界地扩张。其中,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否衔接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该项审计中的大数据运用方法与上述叠加分析方法相类似,难点是各项规划数据和坐标系的一致性。土地利用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一般均为shp格式数据,可直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叠加分析。但城市规划则需要进行二次转换后方能进行对比分析,一次是坐标转换,另一次是格式转换。各项规划数据叠加分析时,由于每项规划均有禁止或限制类区域,应将各项规划进行交叉对比,查看是否存在某项禁止开发的区域被其他规划划入允许开发区域的问题。进行该项叠加分析时,建议关注各项规划的生效时点,重点分析新制订规划突破先期规划的问题。如审计组在某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通过上述方法发现,经国务院批准的该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某个区域为禁止开发区域,但该省后期制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却将其列入重点开发区域。经现场延伸后发现,该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应加以保护,但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拟通过招商引资在该地建设重点项目。 污染源排放数据真实性核查 水和大气污染减轻或加重,只能通过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证明。因此,重点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真实性,也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方向。从以往审计实践和环保部门督查情况看,部分污水处理厂和企业为了完成排污指标,可能存在数据造假问题,环保部门也可能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首先,审计组应获取环保部门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字典,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氨氮化物四项重点污染物的相关指标调出,筛选确定审计疑点:按照每项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年均值进行排序,重点关注污染任务完成特别好、污染物排放数据值特别低的企业,将其列入疑点抽查单位。其次,在选择疑点抽查单位时,应围绕水和大气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类型企业:选择水污染物涉嫌造假企业时,一方面应重点核查造纸等污染严重企业中指标完成较好、部分数值不合常规的企业;另一方面应选择减排量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抽查,由于污水处理厂一般承担80%左右的减排量,如果数据造假将直接影响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选择大气污染物涉嫌造假企业时,应选择重点企业中指标完成较好的钢铁、水泥等企业。如在某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审计组通过上述方法发现,某造纸企业为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标准,在污水出水口的在线监测设备周边投入化学药剂,以“精准治理”的虚假方式中和污染物,导致该企业在污水排放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其在线监测数据仍为达标排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