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审计视角下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探索

作 者:
梁炜 

作者简介:
梁炜,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长。

原文出处:
现代营销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捷报频传,推进经济建设由高速发展迅速向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立足于现阶段经济建设情况,注重创新驱动,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各国领导的足够重视,成为经济与政治建设中不可匮缺的一部分。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其独特的预防、抵御、监督功能,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理应为生态文明建设撑起“保护伞”。但是,由于传统会计核算失真,没有将资源环境列入核算体系当中,难免会引发虚假核算、有失公允等现象,绿色审计应运而生。本文从绿色审计视域出发,就如何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开具体探讨。

      一、绿色审计概述

      绿色审计是以自然环境保护、环境责任的履行为审计重点,侧重对审计对象如实披露其资源、环境情况以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用以证实其真实性、合法性。绿色审计亦可称为“生态审计”,就是审计人员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上,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以科学合理的标准、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各个部门、企业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情况进行审查,对其经济行为的合规性、合法性做出评估,以此来揭示出潜藏于生态文明建设各个环节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引发问题的根源,从各个侧面搜集证据,找到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和政策制度层面的缺陷,为提高决策有效性提供重要依据。绿色审计可以对当前环境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如实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绩效,以生态审计结果为任用干部提供依据,使环境污染得到遏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审计涉及面较广,环境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环保资金的收支情况、环保项目的建设情况等,都是重要的审计内容。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绿色审计都将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针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绿色审计的必要性

      (一)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始终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目前而言,国家给予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以高度重视,我国经济正在朝向高质量的趋势发展。但是,从目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绿色审计角度来看,存在审计思维不正确、审计方法单一、审计人才整体能力与素质不足等方方面面问题,不利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更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作用,并充分发挥绿色审计的监督作用,合理处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稳妥推进我国经济由传统的高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有效监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于绿色审计的有效监督。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其独特的预防、抵御、监督功能,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伤害,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等。

      总之,新形势下,从绿色审计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在绿色审计监督层面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绿色审计的强有力监督为保障,及时发现战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战略中遇到的问题的早日解决。

      三、绿色审计视角下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

      (一)摆脱传统审计思维的桎梏,促进审计思维的创新

      第一,借助大数据梳理全量审计思维。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由于信息流通不畅,抽样分析成为审计活动的重要方法,而今,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范围日益拓宽,审计活动不能只满足于抽样分析,而要借助于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事物都是可量化的,都可以数据来描述,对总体数据进行分析,能为提高决策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依据。因此,所有审计人员都要摆脱传统审计思维的桎梏,牢固树立全量审计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除了深研业务以外,还要努力学习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增加数据挖掘的深度与广度,改变传统审计作业模式,提高审计效能。

      第二,树立持续审计思维。持续审计实际上是一种鉴证服务,在特定的情境下,从事件发生到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流程得到优化,审计时间得以缩短,进一步彰显了审计活动的实时性。持续审计是信息技术与审计相融合的产物,是审计发展的最高级,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审计活动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甚至能实现远程导出审计结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要增强持续审计意识,使审计活动由“时点审”转变为“持续审”,在第一时间内从各种数据中发现异常,为相关利益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避免异常的扩大与蔓延。在经济新常态下,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持续审计实现了审计关口的前移,能对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情况、风险态势进行动态化审查,提高风险预测判断的及时性、准确性。

      第三,树立风险意识和风险导向审计思维。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发生过重大审计失败事件,这向审计人员敲响了警钟;知识经济对审计发起了新的挑战,要严防各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风险导向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行为、运营环境、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查,从系统角度指导审计活动,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既要精通审计与会计理论,也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入手,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估,提高审计建议的实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