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牟莉娜,阳杰,温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人工智能开始真正进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一种算法模型,在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下,计算机可以借助算法不断地从大数据中进行分析和学习,通过反复试错和改错来吸取经验,实现自身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帮助人类作出相应的决策。在审计领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将人工智能用于审计工作之中,并推出了各自的财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用于审计工作,是利用算法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分析和判断,其终极目的是设计更有效的算法来替代审计人员进行自动化决策。

      审计模式从详细审计进入抽样审计之后,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分析和判断,最终作出相应的决策。由于人工审计决策所需的信息来源面窄、信息数量极其有限,审计决策质量高度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长和经验,主观性强且费时费力,质量难以保证。计算机用于审计工作后,审计人员可以获取的信息量更大,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准确。特别是在ERP系统、智能制造环境下,审计人员几乎可以获取业务事件所有相关的信息,审计证据链条趋于完整,审计人员进行的决策更加有的放矢。但这种决策还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计算机系统虽然提供了决策所需的高质量信息,但还是无法规避审计人员的主观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的信息量更加广泛,类型更加多样化,审计决策的依据更加充分。在云计算的支持下,计算机可以运用复杂的算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支持的机器学习能力,不断获取审计经验,审计能力会得到不断增长,最终可以帮助甚至替代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决策。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相比审计人员的审计决策,其依据更充分,决策更客观、更迅速、更精准,为审计提质增效提供了可能。

      第一,提高审计效率。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审计人员致力于收集、分析审计证据,以实现审计目标。而审计证据是被审计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或者审计人员直接从外部获取的信息资料,内容大多以书面文字材料为主。以往审计人员要翻阅大量的文件合同才能提取所需要的核心信息,有时会面临人工获取数据信息不全面、数据量不够丰富的困境,导致无法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准确的判断。而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能集中获取大量审计数据,使信息全面化。首先,机器自动化取代了审计人员手工审计,包括核对凭证金额、查阅财务报表、审阅文件等,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预测,辅以审计工作的判断推理过程,使审计人员能够对复杂的会计处理进行更有效的分析,通过职业判断作出审计决策,起到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价值的作用。同时,审计人员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巩固,培养自身的审计嗅觉和数据敏感度,训练敏锐的洞察力。通常情况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审计系统能迅速获取所需要的关键数据,极大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和数据针对性,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第二,降低审计延迟。传统审计中,在某些时间节点上,因审计一方的具体原因,无法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由此造成审计延迟。比如,年度财务报告一般需要三至四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编制,审计过程耗费时间久,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性,影响使用效率,降低审计价值。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实时财务报告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算法加快数据输入和提取,简化审计程序,利用获取的大量实时数据,可迅速编制出财务报告,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实时财务信息,使审计人员能够合理安排审计时间,更加及时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降低审计延迟。同时,审计费用与审计工作量、人力资源成本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比关系。简单重复的业务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人工审计工作量减少,所耗费的审计资源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下降,使得信息化前提下的审计工作更具有实时性和高效性。

      第三,提高审计效果。审计效果反映的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审计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审计质量的高低,而审计质量作为审计的生命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审计业务,系统分析所获取的大量数据,能快速找出财务报告中的错弊,辅助审计人员做出判断,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机器自动化提高了审计效率,为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做出审计决策提供了足够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有研究表明,审计人员的情绪可能影响审计质量,在搜集相关信息时,消极情绪会使初级审计人员遗漏一些相关信息,影响对审计问题的评估。而机器没有人类的喜怒哀乐,不存在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果。

      任何事物作为事物矛盾统一体存在,都具有两面性,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也不例外。除了机遇外,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算法偏见。目前,我们正在目睹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优化,但可能存在算法偏见。大多数情况下,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其实就是运用大量过去的数据来进行前瞻预测,预测未来的趋势和行为,而计算结果会受到所建立算法模型以及数据输入的影响,产生算法偏见。一方面,算法通过以往海量审计数据的轨迹,不断学习优化产生决策机制,但是数据和算法并非具有绝对客观性,审计数据的标注、搜集和算法的设计往往折射了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主观理念,审计决策者可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嵌入算法系统。因此,审计决策可能反映数据中持续存在的歧视。另一方面,数据是审计业务的反映,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会影响整个算法决策和预测的精准度。若偏见已经存在数据之中,那么算法系统自然蒙上歧视的面纱,将进一步影响审计人员决策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