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量词“合”与“合(盒)”的历时考察

作 者:
冯赫 

作者简介:
冯赫,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汉语学报

内容提要:

秦简“容二合”的“合”不是容器量词“盒”,而是基于“容(镕)”使用时“两半相合”的概念特征而转指钱模(镕)形成的个体量词。基于同样的认知机制,动词“合”也转指其他成对(成套)或者两部分相合为用的事物单位。中国古代交战短兵相接、交合厮杀,因此由动词“合”的典型特征转指事件(交战)本身,然后又由表示交战的“合”转指交战的量而形成动量词“合”。以上两种量词“合”在汉语里始终都不写作“盒”。表示“盒子”的容器名词在南北朝时期写作“合”,大约宋代以后才写作“盒”。“合(盒)”是底、盖儿相合为用的盛物器具,其来源是表示“闭合、对拢”的动词“合”。量词“合(盒)”来源于名词“合(盒)”,这是以容器的有界特征转喻内容物的度量单位。汉语量词的历时研究应重视对“同形异词”现象的考察。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 引言

      早在战国末期汉语就出现了“容二合”的数量结构,汉代以来则有动量词“合”,唐代以后又有词形为“合”、元代以后写作“盒”的名量词。这些以“合”与“合(盒)”为词形的量词是怎样形成的,它们之间是否有历时演变的直接关系等,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基于历史语料的调查,从历时角度分析量词“合”与“合(盒)”。这里所谓的量词,是指具有计量功能的语言成分,可以是但不必是专职化的量词。本文讨论的量词“合”与“合(盒)”,是指具有计量功能的词形是“合”与最初词形是“合”、后来写作“盒”的不同语言成分,主要内容包括:秦墓竹简“容二合”的“合”是否就是后来的量词“盒”;名量词与动量词“合”的形成;名量词“合(盒)”的出现时代与形成;有关量词产生的认知因素或形成机制。基于问题的分析,本文也提出相关的一个观点,即汉语量词的历时研究应该重视“同形异词”现象的识别和研究。

      一、关于量词“合”

      历时地看,汉语以“合”为词形的量词有名量和动量两类。本文着眼于来源、语义及形成路径的关联,分别讨论动、名两类具有计量功能的“合”。

      1.1 秦简“容二合”与名量词的“合”

      据调查,名量词“合”最早见于秦代的竹简:

      (1)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二。(《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

      “容二合”是上古汉语“名+数量”的优势语序,学界曾把这个“合”释为名量词“盒”,或作为“个体量词”的例子引用,如向熹(2010:66)认为:“‘合’用于盒子一类的对象,后来写作‘盒’。”向先生的意见当属千虑之失。因为,秦简“容二合”的“合”并不是后来的量词“盒”。

      首先,“容二合”的“容”即“镕(镕←鎔)”,是铸钱的模具。秦简上例下文:

      (2)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来诣之。(《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

      例(1)“容二合”的“容”,即例(2)“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的“容”。秦简整理者注“容”为“镕”,“《汉书·食货志》注引应劭云:“‘作钱模也。’钱模分两扇,故以合为单位。”可信据。“容”即后来“镕(鎔)”字,指铸钱的模子(竹简译文译“容”为“钱范”,与铸钱模子是同一个意思)。我们认为,“容”本指“面容”“容貌”,用来指钱模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即“面容”→“钱容(镕)”。因为“面容”是特征确定的有界轮廓(样范),因此通过认知隐喻指称钱模(钱范),这个意义的“容”汉代写作“镕”,是所谓区别字。

      秦简“容二合”的“合”,本来是动词。《说文》:“合,合口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会合之称。”动词“合”表示的“闭合”“相合”等从上古汉语开始就是常用义(无须罗列)。“容二合”的“合”是基于“相合”的概念,转指钱模(镕)的量,即:铸钱时模具“容(镕)”两扇相合(用“镕”、即钱模铸钱时两半相合成为一个整体),才用“合”作为一套模具的量词。或者说,“两半相合为用”是“容(镕)”的显著功能,所以用“合”转指“鎔”(铸钱模子)的单位,量词“合”形成的机制是基于相关性的转喻。因此,秦简“容二合”是说“铸钱模子(镕)两副(或两套)”。可见,秦简“容二合”的“合”不是“用于盒子一类的对象”,也不是后来的容器量词“盒”。

      在汉语的历史上,基于动词“合”的“相合”概念,“合”除转指钱模(镕)的量之外,也转指其他成对(成套)或者两部分相合为用的事物量。例如:

      (3)海州土俗工画,解读另造海图屏风二十。(封演《封氏闻见记·大鱼鳃》)

      (4)仍所求得法门一簏、两部曼荼罗坛样等盛皮大箱一,寄付第八船头伴宿祢,兼付随身物。(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

      “屏风二十合”就是屏风二十副(套),“大箱一合”也就是大箱一个。因为屏风(围屏)屏扇配合、箱子底盖“两半相合”使用,所以用“合”来转指它们的量。秦简“容二合”与唐代的“屏风二十合”“大箱一合”之类的量词“合”,都是基于与事物关联动作(“合”)显著特征的认知转喻。

      1.2 动量词“合”

      与“相合”义动词“合”有演变关系的还有表示交战次数的动量词“合”。古代交战双方短兵相接,相向、交合厮杀,所以“合”指双方交战,这是以动词“合”的典型特征(“相向、交合”)转指事件(交战)本身。例如:

      (5)自始,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

      (6)战用力而敌退,是众位威也。(《荀子·强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