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是人类语言共有的一种重要语法手段,也是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之一。对汉语而言,重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衍生并发展起来的。 考察汉语重叠现象的历史进程,不仅能增进对重叠本身的认识,有助于揭示汉语的形态化之路,而且对强化普遍语法的认知也颇有裨益。尽管学界对汉语的重叠现象早有关注并且成果累累,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共时层面的综合研究和历时层面的个案研究,尚缺乏对重叠历史进程的总体把握和宏观观照。 本文试图在归纳汉语重叠现象演进趋势的前提下,探寻汉语重叠现象的运作机制并进而揭示其发展动因,以期从历时角度对汉语重叠现象做一个比较深透的审视。 二、汉语重叠现象的演进趋势 (一)重叠范围的扩展 就目及文献而言,汉语的重叠现象起源于拟声词、形容词。这些发生重叠的拟声词和形容词可能都是一些随意的组合,后来随着该重叠形式的高频使用才逐渐凝固成词。先秦早期文献中的重叠现象大致如此。例如: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 (2)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经·周南·桃夭》) (3)交交黄鸟,止于棘。(《诗经·秦风·黄鸟》)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义?”(《尚书·尧典》) 秦汉往后,名词、动词、代词、量词乃至副词的重叠现象逐渐推开,几乎覆盖了汉语实词的各主要类别。例如: (6)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史记·五帝本纪》)(名词) (7)哀、平间,军国处处有豪杰,然莫足数。(《汉书·游侠传》)(名词) (8)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涅槃经》卷九)(名词) (9)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三国·曹植《野田黄雀行》)(动词) (10)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动词) (11)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同上)(代词) (12)众多勇士……著种种衣,犹如天神。(《宋书·西南夷传》)(量词) (13)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北周·庾信《昭君辞应诏》)(量词) (14)秦之攻韩魏也则不然,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稍蚕食之……(《战国策·赵策二》)(副词) (15)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副词) 就具体某类词而言,其重叠范围也是渐次推开的。比如,可重叠的名词起初只限于单音名词中的时间名词、空间名词和称量名词,诸如“朝朝、夜夜、代代、处处、人人、家家”等。魏晋南北朝往后,越来越多的单音普通名词进入了可重叠的范围。例如: (16)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晋·佚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7)亦知足下字字新奇,点点圆转。(晋·王羲之《杂帖》) (18)唯国国胡语不同,然出家人皆习天竺书、天竺语。(晋·法显《法显传·自发跻长安至度葱岭》) (19)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20)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 大约在唐宋时期,以单音名词性语素或名词为构成单位的AABB重叠式出现,如“枝枝叶叶、风风火火、虎虎势势、神神道道、心心念念、嘴嘴舌舌、婆婆妈妈”等。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存在所谓的原式AB,但结构凝固、语义分明、功能稳定,已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格式。究其来源,此类AABB式应该属于AA+BB,即是两个单音名词性语素或名词重叠式的累加现象。例如: (21)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唐·张籍《忆远》) (22)有人遇一事,则心心念念不肯舍,毕竟何益?(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23)若到庄上来,他家那佃户又走过来嘴嘴舌舌,缠个不清。(《儒林外史》四回) (24)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红楼梦》一一回) (二)重叠方式的转化 汉语重叠方式在中古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即由构词重叠逐渐转向构形重叠。构词重叠即音节或语素的重叠,目的是为了强化意义或凑足音节;构形重叠即词的重叠,目的是增添新的句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构词重叠属于词法层面的重叠,而构形重叠属于句法层面的重叠。构形重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汉语重叠的主要方式。 考察发现,先秦单音词的重叠绝大部分属于词法层面的构词重叠。而那些看似与后世无异的构形重叠在这一时期往往只存在于韵文之中,与散文中的重叠不可同日而语,应该属于一种非自然、非稳定、非常态的现象。例如: (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诗经·周南·卷耳》)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3)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小雅·采薇》) (4)蓼彼萧斯,零露浓浓。(《诗经·雅·蓼萧》) (5)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诗经·雅·北山》) 有些构形重叠貌似出现在同期的散文之中,但考察其所出现的具体语境,仍是散文中的韵文部分,即这些构形重叠其实并未摆脱四言韵文句式的影响。例如: (6)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