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 者:

作者简介:
应必诚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五周年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关于文学艺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的思想,是我们新时期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事审美创造和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意义以及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其次,指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产品的双重属性即审美属性和价值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最后,研究了达到艺术生产把社会放在首位,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几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文学艺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是我们新时期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事审美艺术创造和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仅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

      提出文学艺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问题,是与艺术作为生产相联系的;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一种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关于精神—艺术生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一切精神的创造及其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而人就是这些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者”。[①]二是指相对于物质生产的一种生产性的艺术精神劳动。生产就是人改造世界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物质生产创造物质财产,精神—艺术生产创造具有精神审美价值的艺术产品。与此相对应,在社会生产领域形成物质生产部门和精神生产部门。在这个意义上说,并非一切精神—艺术创造都是精神—艺术生产,只有把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在精神艺术生产特殊部门从事生产性的精神艺术劳动,才可称为精神—艺术生产。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后一种含义。

      这样一种精神—艺术生产,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不可能有人脱离物质生产过程去专门营造纯粹观念性的作品。物质生产是人的唯一的社会活动,精神—艺术生产只处于一种潜在的萌芽状态依附于人的物质生产,并与物质生产活动直接交织在一起。只有到了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的产品,这样就出现了一部分人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可能性。分工产生了,社会物质生产发展造成的分工,是精神—艺术生产从物质生产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前提。这就是一部分人从事物质生产,另一部分人到后来发展为知识阶层,专门从事精神—艺术生产,只有到这时,才逐渐形成真正的精神—艺术生产,这是一个需要经过无数中间阶段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生产还表现为它是为消费而进行的生产。在物质生产与精神——艺术生产分工出现以前,精神——艺术生产与消费是合一的,每个人都可以是精神——艺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当艺术生产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开始分离。“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为材料提供需要……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都是这样。”[②]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是互为前提,互为手段,互为媒介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生产,也就无所谓消费;但艺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艺术生产只有经过主体的消费,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艺术创造才得以最后完成。

      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一般来说,同时也就是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欣赏。表现为欣赏者的审美主体,把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客体。没有艺术创造,艺术欣赏就没有了对象,但是,艺术作品没有得到人的欣赏,作家艺术家创造的审美价值就难以实现。一方面艺术作品创造出能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艺术作品给欣赏者提供审美对象,同时创造出懂得欣赏美的主体。另一方面大众的审美意识、能力、水平和趣味又从不同方面有形无形地制约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这是艺术创造、艺术生产和艺术发展的重要规律。因此,我们仅仅从艺术生产、审美创造的角度研究艺术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艺术的消费和欣赏,还必须研究艺术的接受的问题。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打破了狭隘的艺术观念和生产观念。我们说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时,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这种反映同时表现的一种社会生产,它与物质生活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共同构成社会生产的整体。这就是说,文学艺术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同时也是一种实际的生活方式,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的基本的历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也就不能片面地把社会发展的历史仅仅归结为物质生产的历史,精神—艺术生产作为社会全面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建设起着重大的无可代替的作用。

      (二)

      以上我们只是一般地考察了艺术生产与消费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与消费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形式,马克思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