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审计新闻记录了审计发展的重要时刻,书写了审计在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作为,提供了梳理审计事业的一种角度。 到目前为止,把审计学科和新闻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成果很少。在中国知网中以“审计新闻”或“审计报道”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搜索,共得到172条结果,这些研究多是从新闻发布、新闻写作、媒体报道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而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纵向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进行相关研究具有必要性。笔者以文章标题中含“审计”一词在1946年5月15日(创刊日)至2018年8月1日的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共得到1231篇报道。本文主要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方法,兼用定性的文本分析方法,试图以一种纵向的视角,观察从《人民日报》创刊日起始的审计新闻。 时间分析:数据结果分析 从表1《人民日报》审计报道的年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73年中《人民日报》对审计的报道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媒体报道数量反映媒体关注度,总体上升的年报道数说明《人民日报》逐步加强对审计的关注。
图1显示《人民日报》审计报道有四个较大增幅的阶段:1983至1986年、1996至1999年、2003至2006年、2009至2011年,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审计署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设立、审计法的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的颁布等重大审计工作的开展。可见,《人民日报》审计报道数量受审计事件的影响较大。
再进一步分析可知,1948至1980年(除1951、1957年两年每年1篇)《人民日报》审计报道数量为零,这说明因为当时没有统一的审计机关,审计在国家舆论层面并未得到重视。从审计署成立开始,审计报道便翻开新篇章。比如1984年《人民日报》审计报道仅8篇,1985年开始大幅度增加至35篇,创下单年最大增幅,其主要原因是审计署成立两年来各地审计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审计署设立派出机构。从1985年开始,之后的年报道数量均在两位数以上,之前长达几十年的审计报道“空窗期”从此一去不复返。 审计新闻是否具有周期性?笔者将《人民日报》总共1231篇报道按月划分,得到月报道数量如图2。可以发现,每年6至7月、9月、12至1月的报道数量最多,根据每年审计工作安排,这几个月正是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的发布时间,可见审计新闻受审计热点的影响很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对比之下,每年3月、4月、10月等月份报道较少,这说明审计新闻依赖报道固定选题,较少从审计日常工作中发掘线索,缺少创造性思维。 内容分析:基于代表性审计事件研究 审计事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审计事件构成的。通过对重大审计事件展开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审计新闻的报道规律。1978年改革开放后审计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如表1),笔者在每个阶段选择一件代表性审计事件,分别以各自关键词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搜索,共得到报道93篇,随后运用清华教授沈阳团队研发的ROST新闻分析工具(ROST News Analysis Tools)对93篇报道进行定量分析,从词频、立场、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 词频即词语使用频率,词语频率显示的是某个词在一定文档中的突出程度,词语频率越高,该词越能体现该文档的内容。笔者运用ROST新闻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得出排名前16的关键词词频如表2。
实际上,这16个关键词可以被划为三类:审计主体,如审计机关、部门等;审计客体,如规定、财政等;审计行为,如审计工作、审计监督等。从这些高频词汇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审计的报道更多关注审计工作本身,关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关注审计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形容词是新闻文本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评价或判断的词。形容词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使文本增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媒体立场。笔者利用ROST新闻分析工具,再对六件代表审计事件报道中的形容词词频进行排序如表3。
从《人民日报》的形容词选择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是褒义词,如“国家建立审计机构是现代管理和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审计监督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作者在报道审计时选择这些褒义词,不仅选择了词语本身的意义,更选择了附着在词语上的感性色彩,表达了对审计工作的褒扬和赞赏。在这些形容词中,唯一可以称为中性词的是“严重”,笔者发现,严重一词通常使用在“审计揭示和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通过审计,检查出重大贪污、严重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等文本中,这些报道反映了审计在揭示违法违纪问题、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阐释作用,即使看似是中性词汇,然而同样是倾向积极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