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18)03-0080-09 中国传统社会家族组织发展到宋代,开始出现一系列新特点,学界一般以宋代为分水岭,将此后作为中国家族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将此后的家族称之为“近代封建家族”或“近世家族”,其中以“敬宗收族”为目的而出现的族谱、族田与祠堂,是这一阶段家族组织的三个重要外在表现特征。①元代作为这一时期家族发展的承前启后阶段,上述三个特征的表现亦非常明显。本文即试图以此为中心,对元代家族的发展情况做一梳理。 族谱,一般又称宗谱、家谱,元代又有世谱、谱、家传、庆源图、家乘、族谱图、谱牒、谱系、传家录、本支图、支派图、家谱图、世系、世系表、家录、谱略、叙族小录等名目,②是近世家族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谱牒之学,由来已久,至迟西周,成文的谱牒就已出现。汉唐以来,随着世家大族的兴盛,谱牒之学又一次繁荣起来。这一时期的谱牒,着重记载的是士族的门第及其血缘关系,主要用来保障门阀士族的政治统治。随着门阀士族制度的彻底崩溃,反映与维系这一制度的谱牒也随之衰落,③故宋人苏洵谓:“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④ 近世族谱的出现,是在宋代士大夫“敬宗收族”的思想下产生的,早期倡导者主要有两人,一为苏洵,一为欧阳修,二人各自编纂有本家族的族谱,形成各具特色的修谱体例。⑤元人总结二者的特点说:“欧阳氏则世经人纬,取法于史氏之年表;苏氏则系联派属,如礼家所为宗图者”。⑥这两种修谱体例对后世族谱的编纂影响很大,为“后学之所师法”。⑦元人修谱体例,或宗苏氏,或宗欧阳氏,或兼采二者。⑧同宋代相比,元代修谱的地域范围开始扩大,修谱数量也远超前者。⑨元人族谱虽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且缺乏准确统计,⑩但通过对元代族谱众多序跋进行研究,仍能使我们对元代族谱的修纂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11) (一)族谱体例 元人族谱的体例与内容各种各样,元末吴海《吴氏世谱序》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范例,兹转引如下: 一、谱首为图,具世次而派别之。以名系世,盖略以考派别则不紊。无后者,直疏其下曰“绝”(谓无子而不置后者)。有官者,疏曰“某官”(从后授)。迁居者,曰“迁某所”。 一、首既为图,以系世次,次为谱,亦以派别,乃详记名字、行次、娶某氏、生子凡人、某甲子生、年若干卒、葬某处、某人为志,若迁居者,备还述其由。 一、谱后,述先世家训文字略者及墓志,若先世文字多者,别为集,不录于此(先世家训及述子孙保藏之以传后人)。 一、子孙名次,从水木火土金,行为一世,无行相生,循环无穷。 一、子孙行次,五行从名次,五行男阳女阴,世次易在考(如名从水,则行次:男壬一,女癸一;名从木,则行次:男甲一、女乙一之类),每世,从一起数,则不相紊。 一、后世子孙,有弃父母出家为僧为道者,不录(谓不系世次也)。 一、后世有无子不立宗人,而以婿与外孙为继者,不录,直疏其下曰“绝”。 一、丧事不得用浮屠、道士营修典科,不惟于死者无益,而生者重有损。 一、葬事随礼,厚薄不得,用夷礼焚化,大不孝,后虽有悔,终不能及。 一、浯州府君尝谓海曰:“吾行四方,乐邹鲁土风之厚甚,欲徙居其地。万一不能,汝能承吾志乎?”(12) 从上述谱例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族谱的首要任务是要记载本族的世系及血缘关系,这一部分是族谱的核心,否则,即会出现“世代愈深,则恩疏而忘祖;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不谱则亲尽易以忘本,不辨则传久而易以庬”(13)的危险。元人当然认识到这一重要性,故强调“凡得立宗以缀其族者,非有谱识所从出,条所由分,则世远族众,其系必紊,而昭穆之辨淆矣,此世谱不可以不作也”。(14)正本清源的目的,则在于敬宗收族,所谓“族谱之作,乃所以序昭穆,辨长幼,别亲疏,而尊祖、敬宗、睦族之道举在于是,其所系顾不重欤!”“能知其所自出,尊祖敬宗之心当油然而生矣”。(15)也正因上述原因,族谱这一部分内容的记载都会比较详细,除了以一目了然的图表形式表现外,还会以文字形式详细记载每一代每位成员的名讳、辈分、配偶、子女、生卒年月乃至墓葬等。(16)吴海所云“子孙名次”与“子孙行次”,在元人族谱中也多有反映。像富春孙氏,“使行为一第,以五行相生之义,第为二十字以传永久。曰:‘如此周而复始,吾长幼昭穆可以百世而不乱’。”(17)庆元袁氏,“袁伯长(袁桷——引者注)家字号以九字为则,取相生之义:‘水木土日人心示言金石丝竹。’盖以‘日’字至‘竹’字也。”(18)不过,对伤风败俗、劣迹斑斑的成员,有的族谱也会将其除名,以示惩戒。像有的族谱即规定“贪财为姻,同姓为昏,臧污逆恶,鬻其茔墓者,皆削去其名”。(19) 从理论上讲,族谱应当全面反映家族的历史发展源流、各代各支的详细情况。可由于社会变迁、宗族离散等客观原因,族谱在这方面想要网络殆尽,是很困难的,而且时代越往前,困难就越大,即使是族谱盛行的南方地区也是如此。从当时修谱的情况来看,元人相当多的族谱记载世系都很久远,比较极端的像《秣陵翁氏谱》,“由其高大父通直公而上,通于楚国左臣,丝牵绳连,可数者五十世。又由楚国左臣而上,通之于轩辕少典,数千世之远,而可以一日尽也”。(20)此类族谱因向上追溯太远,难免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漏洞百出、难以解释的现象,像广昌揭氏与丰城揭氏相隔不远,应出同源,“然广昌之族祖楚司揭氏,丰城之族祖汉安道侯,何也?……岂司揭氏之后为信耶?抑世固有两族耶?而丰城之族既出广昌,不当所祖之异也,必岐于夹漈之说。此皆远不可考”。(21)不可否认的是,有的族谱为显示本族的渊远流长与高贵血统,往往攀附名人、乱认祖宗,元人对次多有指摘,诸如:“作谱者,本不欲忘其祖,今乃逮显者以误之,将何以训后人乎?”“有谱而泛及乎远,则指他人之先以为吾先,诬其祖也……为子孙而诬其祖,非智也”,“族之有谱,所以纪所自出,实则为尊祖,伪则为诬其先而乱其类,不孝莫甚焉。近世之士不察乎此,多务华而炫博,或妄为字名,加于千载以上不可知之人,或援他郡异族之贵显者,以为观美。其心非不以为智,卒陷于至愚而弗悟也。”(22)当然,这种现象在当时恐怕很常见,是元人修谱的一个通病,“古犹不免,而况于今乎!”(23)从现存族谱序跋来看,元人族谱所记世次多为十世到二十世左右,(24)其中不少应是在前代族谱的基础上增修而成。不过,北方地区因长期战乱,名家大族多已凋零,不少元人所修族谱,记载都不免简单,有的甚至只能向上追溯三、四代而已,相较前面谈到的冒认祖宗的情况,这又是另外一种尴尬。正如有人所称:“谱以远言,惧其非吾祖也,以近言,有悲吾之不得已也。”(25)